首页 > 智能网

国内心脏康复行业梳理,心脏康复机构如何应对医保、软硬件、民众意识等方面?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19-08-21 12:05:16
热度:87

国内心脏康复行业梳理,心脏康复机构如何应对医保、软硬件、民众意识等方面?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患病人数约

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患病人数约为2.9亿。另外,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远高于其他疾病。

然而,临床医生更关注心脏病急性期的抢救和药物治疗,后期的心脏康复常被忽视。但是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对患者效果明显,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58%,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30%,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60%。致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心脏康复高度重视。

康复医学领域国际权威专家马修·巴特尔教授介绍:“在美国,不管是做心脏搭桥的术后病人,还是心衰的患者,从80年代开始都已经要求必须进行心脏康复,做了心脏康复以后可以大大改善术后质量”。

心脏康复是为心脏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以及健康管理,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心脏康复针对的人群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患者和搭桥术后、介入术后、心脏或肺移植术后的患者。

国内外心脏康复发展情况

在中国,心脏康复发展相比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等其它领域起步较晚。中国心脏康复的启蒙是在1991年,当时成立了中国心脏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刘江生教授被选举为主任委员。多年来,委员会培养了一批热心于心脏病康复事业的专家、学者,奠定了中国心脏康复发展的基础。

2012年,胡大一教授开始担任中国心脏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吸收了更多的心血管专业人才进入到心脏康复领域,聚集了在全国心脏康复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中国心脏康复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

自2012年开始,我国各类心脏康复机构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几家,增加到2017年的近700家,预计2019年可超千家。在专家推动和患者需求倒逼的情况下,我国心脏康复行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心实验室主任孟晓萍曾表示,目前国内在开展心脏康复工作有三种模式:

一、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康复中心一体式的模式;

二、大康复中包括心脏康复模式;

三、单独心脏康复的模式。

孟晓萍认为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康复中心一体式的模式促进了我国心脏康复行业发展。因为中国心脏康复处在发展阶段,在国内尚未普及,民众心脏康复意识较差。所以心血管病患者第一时间选择心脏康复中心的概率很低,单一的心脏康复中心就会存在病人来源不足的问题。

而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康复中心一体式的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不间断病人病源,掌握主动权,有利于开展心脏康复。

2、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并存。

3、保证心脏康复的安全性。

4、实现了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式全程管理。

相比于国内,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心脏康复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英国采用康复中心结合社区的心脏康复模式,日本是以康复门诊带动家庭的模式,美国是以市场为主导、国家部分支持的模式。

在英国,由学会督导下实施康复,患者在三级医院治疗后转诊到社区实施康复。心脏康复俱乐部在英国被广泛应用,患者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且医保覆盖1-3个月的社区康复费用。

而德国拥有完整的心脏康复体系和流程,其疾病管理信息系统贯穿全程,转诊系统十分完善。在德国,医生会推荐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否则会被医疗委员会调查,职业生涯会受到影响。支付费用方面,医疗保险赔付机制鼓励甚至强制患者做心脏康复。

康复资金主要来源于养老保险(工作期限)+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会全部支付第一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后的心脏康复费用;如果患者没有做心脏康复,再次发生心脏事件时,保险的赔付率就会下降。

日本则是接收1-2期康复病人,其患者素质高,遵守医嘱,主动参与率高,依从性好。医保方面,覆盖6个月的心脏康复费用。

在美国,医院内的Ⅰ期康复由医保支付,因此该阶段心脏康复比较顺利。美国心肺康复学会提出门诊相关绩效评估措施,要求出院医嘱指出出院患者必须转诊参加门诊心脏康复,医务人员的建议增加了患者参与心脏康复计划的可能性。根据资料,美国30%的心脏病患者参与心脏康复。

我国心脏康复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随之不断增加。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模式并对这类人群进行健康管理迫在眉睫。

虽然我国心脏康复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但还是存在关注度不足、缺乏行业标准、相关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我国心脏康复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参照国外的心脏康复行业发展情况,我国心脏康复行业目前需要解决医保政策支持缺乏、人才匮乏、设备种类不全、医院空间有限、心脏康复中心短缺以及患者教育不足等问题。

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心脏康复行业期望由国家牵头,组织专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行业建设标准、评估标准等。

医保支持力度不足:我国目前有29项康复项目纳入了医保目录,但是与心脏康复相关的内容很少,而在发达国家心脏康复已整体纳入医保,并在不断创新下内容持续扩充。

缺乏硬件设施:三甲医院空间有限,床位紧张,基层医院则是人才与设备不足。

民众康复意识不足:患者担忧心脏康复的风险,与传统术后需静养的观念相比,很多人觉得做心脏康复很冒险,还有一部分患者都不知道心脏康复这个概念。胡大一团队曾公布了一份以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28227位公众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数据。仅有17.7%的公众对心脏康复认知度较好,并且公众期望能够获得更多专业的康复治疗及专业的心脏康复指导知识。

无心脏康复人才培训体系:在心脏康复领域,人才培训体系是空白。国内的心脏康复师大多是心内科医生或康复医生转型而来。另外,中国目前心脏康复人才的培训多为开设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时间较短,而国外心脏康复培训期至少需要半年,较短的时间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心脏康复人才。

2018年12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发布了心脏康复中心第一批建设单位名单,一共134家。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对心脏康复中心的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

要求指明了心脏康复中心必须有负责人1人,心内科医生不少于1人,注册护士不少于2人,康复治疗师不少于1人,药师、营养师、心理师可与其他科室共享,另外中心还需要数据填报及管理员1位。但是首批申请的170多家单位中,只有134家授牌。

在众多疾病康复领域,心脏康复属于风险性、复杂性较高的一种,它的五大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药物处方、不良生活方式干预)需要心内科、心外科医生、心脏康复师、康复护士、营养师、心理医师、临床药师等多方协作,所以建设合格的心脏康复中心并非易事。心脏康复中心对人才的需求极大。

瑞华心康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我国的心脏康复发展过程中,民营心脏康复中心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积极与国外顶尖的心脏康复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训、技术标准引进、心脏康复研究等工作。其中瑞华心康极具代表性,其曾获得君联资本、凯旋资本、惠每医疗投资。

瑞华心康正准备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融资数千万元,用于建设旗舰店、培养人才与建设行业标准。我们来看看瑞华心康凭什么获得资本的青睐?其又是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瑞华心康首创心脏康复“前治后康”模式,紧邻三甲医院建立心脏康复中心,提供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覆盖全流程心脏康复解决方案。瑞华心康作为专业的心脏康复中心已获得日本JHC首家海外会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认证。

目前,瑞华心康在安贞医院旁已建成并运营第一家心脏康复中心,在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附近的心脏康复中心正在筹建。瑞华心康创始人陆继恩表示:“安贞医院和阜外医院每年心脏内外科手术均超过万例,为心脏康复中心提供了充足的病源。”

在国家政策以及标准方面,瑞华心康正在准备临床数据,与美国、日本、以及国内专家和相关专业学会共同打造数据体系,撰写行业报告,积极推动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陆继恩介绍:“我们的‘研究中心’引进并吸收国际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技术,综合中国国情与人种特点,研究和开发针对中国人的心脏康复医疗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后制定中国自己的心脏康复标准。”

在保险政策方面,陆继恩表示:“我国的保险制度与保险产品在各方面都已经突飞猛进,但是在心脏康复领域内容较少。我们希望商业保险能够关注新的领域,尤其是术后方面,心脏康复险应该更像车险,让所有手术患者强制执行,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的复发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积极改变患者心脏健康意识,从而节省保险支出。德国在心脏康复保险方面有许多借鉴的地方,这对于心脏康复发展作用明显。另外,这也会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国家医保负担。”

针对硬件设施问题,陆继恩表示:“目前在心脏康复医疗设备与管理系统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国产设备在精度与治疗合理性方面还比较粗糙。而管理系统方面也存在使用与需求不对位的情况,我们已与东华软件以及联想集团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心脏康复健康管理系统、家庭心脏康复训练与管理设备,实现对患者进行Ⅰ、Ⅱ、Ⅲ期全程全面管理。另外,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等三甲医院空间有限、床位有限,存在一个明确的分流需求,如果专业机构能承担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服务,缩短病人在三甲医院的住院时间,不仅可以让病人提升康复治疗、节省费用,还可以让三甲医院借此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民众康复意识方面,陆继恩介绍:“瑞华心康在这方面主要有四个行动。第一,我们经常会到三甲医院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直接教育,告诉他们心脏康复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第二,举办知识讲座,并与媒体合作推广心脏康复知识。第三,在自媒体发布心脏康复相关内容。第四,在社区和合作的医疗机构做义诊,宣传心脏康复方面的内容。同时,瑞华心康积极响应国家刚提出的全民健康的政策,呼吁健康教育从娃娃做起,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与急救方面的知识教育。”

在人才方面,陆继恩告诉动脉网记者:“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借鉴美国与日本行业教材,建立了自己的心脏康复医生、护士、康复师的培训体系,并与美国、日本心脏康复学会共同设计考试与认证标准。另外,我们还与梅奥诊所在‘产学研’三方面展开合作,具体表现为远程会诊、人才交流、联合科研以提高行业技术水平。”陆继恩也希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能够增加健康医疗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从小培养医生从业兴趣以及普及健康知识都有极大帮助。

关于未来规划,陆继恩表示:“我们将采用自建与区域联合的模式发展,覆盖全国各心脏手术医院,在取得区域患者数量数据后,根据患者需求建立小型及轻型康复中心。在互联网心脏康复领域我们与联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互联网心脏康复中心,覆盖全国患者,以满足患者需求。”

总而言之,瑞华心康在心脏康复领域的诸多举措不仅促进了心脏康复行业发展,而且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希望瑞华心康的案例可以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思考。

文 | 张靖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