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危机相生与智赋坚韧,2021年AIoT新趋势、新战略和新算法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7-26 12:01:42
热度:83

危机相生与智赋坚韧,2021年AIoT新趋势、新战略和新算法作者:彭昭(物联网智库创始人&云和资本合伙人)物联网智库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导 读7月22日,由物联网智库与挚物

作者:彭昭(物联网智库创始人&云和资本合伙人)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7月22日,由物联网智库与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 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于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共有一个主论坛+两个行业分论坛,同期设置会中展,共吸引近1000名线下参会者和10万+线上参会者。本文为主论坛专场主题演讲分享。

全文字数:5200字,阅读时间:15分钟

物女王: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

这是我在【物女心经】专栏写的第230篇文章。

7月22日,第三届“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挚物大会)”又如期与你见面了。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数字经济时代AIoT快速发展的重要节点,挚物大会主论坛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做开场演讲,来自华为、施耐德电气、涛思数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云智易智慧物联、燧原科技的企业代表分享了其对于行业的深度观察以及企业创新解决方案在千行百业的落地成果。

大会由物联网智库与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共设有一个主论坛+两个行业分论坛,同期设置会中展,共吸引近1000名线下参会者和10万+线上参会者。

在会上,我进行了题为《危机相生·智赋坚韧》的大会主旨演讲,这篇文章将与你分享我的演讲全文。

01

2021的阻力“特产”

你或许注意到了,我们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危机相生·智赋坚韧”。

为什么要选这样两个关键词呢?

这是因为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挑战,也时不时会撞上各个风口,尤其是这两年的科技圈,可以说是黑天鹅在新风口里扑棱着乱飞。

同样是面临阻碍,有的人跳过去了,有的人被绊倒了…同样是面对风口,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错失了…助力企业直面挑战,抓住风口,是我们物联网智库一直以来的目标和宗旨。

机遇一定隐藏在危机之中。因此,在2021年刚刚过半的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我想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AIoT领域正在面临的一些推力和阻力,剖析背后可能隐藏的机遇,提炼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和新算法。

我们先来看AIoT发展中遇到的阻力。

在这里,我挑选了一些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重点事件。

3月,AI独角兽们纷纷经历了至暗时刻。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分别因为各种原因,中止上市审核。其他筹划上市的人工智能概念公司大多遭遇困难,比如云知声、禾赛科技等企业也终止上市。

4月,统计局发布信息,一季度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不断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6月,根据高盛一项最新研究报告,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从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到空调制造,甚至包括肥皂制造业。

7月,23家中国企业被美列入“实体清单”。

我们知道,阻力是不可避免的,企业每年、每个月甚至每天都在遭遇新的挑战,那么,这么多阻力当中,哪个最有今年特色呢?

我猜你也听过这个新闻。6月,香港一群有眼光的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芯片,价值近500万港元。没错,芯片缺货这个事情已经破圈了,从科技圈,已经扩展到劫匪圈。

上面这条曲线不是别的,是芯片交期变化图。

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芯片交期的变化规律。

2018年,随着芯片的需求增长,很多企业提交了双倍订单,使得芯片交期在2018年8月曾经达到顶点,之后有所回调。与之相比,2021年这一波芯片缺货,不是一般缺,而是特别缺,交期快速上冲到18周以上。

为什么缺芯?

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对应三幅图,三张供需曲线图。这里为了便于理解,我把曲线画成了直线。横轴是数量,纵轴是价格,两条斜线,一条是需求变化曲线,一条是供应变化曲线。

第一个阶段,在智能时代,一个基本底蕴是,各个行业对于芯片的需求本就与日俱增。

加之,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2019年华为手机占全球手机的出货量为16%,如果华为为了对冲风险扩大10倍库存,那么全球芯片的供应链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再加之,2020年,疫情导致宅经济发展,PC和手机需求量增长,疫情缓解后汽车的销量反弹,都提升了芯片需求。

第二个阶段,伴随着需求的增长,供应端反而出现了收缩。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沟通变慢,代工厂转单变慢。

疫情缓解之后,虽然需求开始增长,产能却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供应不足导致汽车芯片短缺。

2021年初,日本强震和火灾、美国暴雪、东南亚多地封国等因素,影响了多家半导体企业生产。

第三个阶段,涨价预期带来虚假的需求增长。

不只是劫匪,芯片领域甚至连黄牛都有了。当一片本来价格不到10元的芯片价格飙升到100元,价格提升十倍之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性缺芯了。

黄牛的入场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缺口,同时创造了相当魔幻的感觉,就是价格越涨,需求越强烈。

如果不了解前因后果,会以为出现了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目前供需缺口区域仍未得到缓解。根据各种机构和企业的预测,这次周期性的供需失衡,有可能到2022年才能解决,也不排除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危中有机,我们来看这波缺芯潮中蕴含的机遇。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倒逼中国芯片产业做大做强的机遇。

中国是最大的芯片需求国。中国市场的最终消费占了全球芯片产品的24%,再加上中国购买的芯片制造成产品,然后再出口,这部分的市场规模则是35%。

在国外芯片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更多企业只能向国内芯片厂商寻求支持。这对国内芯片厂商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还有一些企业,他们改变了传统供应链的模式,将模组芯片化,围绕垂直行业,做高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典型企业包括吾爱易达、联通数科等。

比如原先的供应链要对接10个芯片供应商,构成模组或者方案。通过新型模式,供应链对接的企业数量大大降低,一方面降低了供应链的复杂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的满足下游行业的个性化系统需求。

02

2021的推力“代表”

分析完了阻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企业今年有哪些东风可以借力。

从百度关键词的搜索趋势来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两个词的相关性正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密不可分。

2021年以来,AIoT产业迎来了多种激励政策,企业也品尝到了上市的红利。

首先是政策方面的推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继发布。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提到对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

第二是来自资本市场的推力,多家AIoT企业成功上市。3月,涂鸦智能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IoT云第一股”。6月,ASR翱捷科技科创板IPO成功过会,借势cat 1增长红利。

最后是来自产业侧的推力,华为成立5G煤矿军团。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百度、360、OPPO、创维也纷纷下场。

大家都在造车,这里多说两句。同样是造车,大家的模式不太相同。

有些企业采用苹果模式,芯片、系统、算法、交互一手抓,与传统车企正面对垒;有些企业采用MTK模式,只聚焦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这些都是智能汽车的灵魂。

但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妨碍大量的AIoT企业,包括联想懂的通信、广和通,在其中找到发展机遇。

这个其中,如果选择一件2021年圈内的代表性事件,是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涂鸦智能上市。

涂鸦智能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市场认可其企业价值,并借由突破百亿美元的市值展现出来。

上市后,高瓴与涂鸦共同宣布成立涂鸦IoT产业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4亿美元。阿里云IoT也在发力产业基金投资,他们的做法为物联网企业做CVC树立了一套方案。

我们都反复听过为开发者“赋能”这个说法。所谓的“赋能”也就是给开发者带来价值,以及让开发者赚钱。真正有价值的“赋能”,是让开发者有能力成长为平台型企业。

从事CVC投资,IoT平台们有独特的优势。

从项目来源上看,IoT云平台依托实际的业务合作,能够触达更多尚在土壤中未被发现的“好种子”;从投资尽调上看,由于手握接入IoT PaaS的数据,直接看到项目“成色”;从投后服务上看,IoT云平台与被投企业长期陪跑,支撑合作伙伴发展的渠道、服务、运营等一套组合拳,可以助力被投企业成长。

只有其上孵化的平台越来越多,涂鸦智能才能伴随AIoT产业发展,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

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有实力的IoT云平台,将会成为“IoT底座”。

根据物联网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全球有超过600个IoT平台,谁都希望把自家的IoT平台做大。

随着IoT产业正在变得越来越繁荣,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这时候,技术层面构成的平台开始分层,产业生态也随之变得复杂。有些平台的能力更加沉淀,成为可以支撑其他IoT平台的平台,我们权且叫他们“IoT底座”。

IoT底座和平台的主要区别是,底座上能否“长出”多个平台。

从现状来看,涂鸦智能、阿里云IoT等,都有这个潜力。

03

AIoT新战略和新算法

危机相生,智赋坚韧。

基于我前面梳理的阻力和推力,接下来,我将分析一下今年我们观察到的一些新机遇、新趋势和新算法。

真实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总是会面对一些“已知的未知”,还有“未知的未知”。

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总有一些公司能够从容的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他们很好的判断了大势,选对了技术路线,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我们试图观察这些公司的行为,并将它们提炼为算法。

什么是算法?

算法不只是数学公式,算法是可以被提炼出来的,可以被更多人借鉴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在AIoT时代,我们的企业发展需要一套新的算法。

首先,我们需要对AIoT发展阶段有明确的判断。正如在此前的演讲中,我曾提到从产业发展阶段上来看,目前AIoT处于产业增长期。

其次,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增长期,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速度变、生态变、服务变。

速度在变,大家可以通过这几年产业发展的情况直观的感受出来。与此同时,生态在变、服务也在变。很多企业从商品经济迈入到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范畴。

就此也催生了一个新物种:AIoT+企业的诞生,以及物联网服务业的发展。

典型的代表是FITURE,他们推出的智能健身镜,被称为是一款集合了“硬件+内容+服务+AI”的智能健身产品。魔镜的原始售价为8200元人民币。

虽然叫做智能健身镜,如果消费者不为智能续费,它真的就是一面普通镜子。所以我们下单购买的时候,不得不掂量掂量,今年买的这款产品,明年还是否愿意花上千元续费。他们把几乎全部的身家压在用户的后端付费意愿上面。

这样一个新物种,他们和连接能力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分销渠道的关系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就塑造了他们自身。

首先,他们不是智能硬件企业。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智能硬件企业有本质不同。

魔镜并不追求与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用户在健身热得冒汗的时候,魔镜不能自动开启空调;用户的智能音箱也不能与魔镜“对话”。

魔镜将“去功能化”做到了极致,虽然魔镜装备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但是他们的作用仅限于结构化的了解用户的情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次,这不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他们没有做轻,反而做的很重。

第三,这不是一家内容创作企业。他们制作内容,但是仅在自己的硬件上呈现。

所以你看到这样一家公司,他们贯穿了硬件、内容、服务整个链条,目前还没有哪一类企业能够很好的定位,我们权且把他们称作“AIoT+”企业。

看过了新物种,我们再来全局性的鸟瞰AIoT产业的发展脉络。

从整体上看,中国是全球物联网支出最大市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从层次上看,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企业成功之间,具有一定的先后关系。

先看底层支撑,中国的AIoT发展土壤非常肥沃。

来自IDC最新报告预测,到2024年我国物联网市场支出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这个支出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物联网市场。

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大,增长迅速,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

在这样的土壤上,我们观察到了企业的发展,以及成熟的顺序。

过去 20 年,原来没有被联网的设备被联网,制造了大量的数据,并且联网流通。创造了大量的新数据源。

不仅物联网联网设备数超过非物联网,而且中国一枝独秀,5G窄带物联网连接达到规模全球第一。

第一波品尝红利的是通讯芯片和模组企业。中国模组企业在全球排名中极为亮眼,成为引领者。就出货量来看,3家中国厂商:移远通信、广和通和日海智能,一直位于全球的第一阵营,具备绝对优势。尤其是移远通信,稳居首位。

伴随着大量线下数据的线上化以及新数据的产生,会诞生许多基于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比如通过开源生态快速崛起的涛思数据,以及我们之前提到的涂鸦、阿里云IoT。

当数据大到一定程度,会对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有要求,这时,人工智能就能发挥作用。我们已经可以看见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并塑造许多行业。

如今人工智能之战已经升级,万物智联才是真正的下半场。

因此第二波品尝红利的是大数据、IoT云平台和人工智能企业。

由于很多行业还不具备数据在线和智能化的基础,因此提供智能解决方案的企业很难找到自身发展的长期营收支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AI独角兽会在今年经历至暗时刻。

第三波品尝红利的是谁呢?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AIoT+企业。他们以“AIoT+金融+内容+服务+…”的方式,引领物联网服务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提炼AIoT企业的发展算法,我们即将启动AIoT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欢迎各位朋友告诉我们更多的成功企业和他们的故事。

这是我对今年以来的一些事件和趋势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

和现实世界的人生一样,企业的发展短期靠运气,长期靠实力。

物联网智库愿意长期陪伴AIoT企业的发展。过去一年,我们深度参与或者直接运营了多个联盟,出版了多份研究报告和白皮书,还建立了AIoT圈开放的人脉广场,期待你的加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