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机器人产业全面分析:系统集成,千亿市场,三大模式!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3-12 10:06:04
热度:82

机器人产业全面分析:系统集成,千亿市场,三大模式!十二、下游集成应用48. 定义:设计能力、行业理解下游系统集成应用商采购工业机器人等设备,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十二、下游集成应用

48. 定义:设计能力、行业理解

下游系统集成应用商采购工业机器人等设备,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完成产线的组装和调试,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对下游行业的理解、设计能力、历史业绩情况及客户资源

49. 规模:500 亿

2019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 550 亿元,预计 2024 年达到千亿规模

50. 应用:搬运、焊接、装配、喷涂、打磨

2019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中,用于搬运/上下料、焊接、装配、喷涂及抛光打磨等操作的机器人占比约为 94%,其中搬运/上下料与焊接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 68%,后续会详细介绍,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史晨星(shichenxing1)

51. 行业:汽车、3C、金属、化工+长尾

应用领域中,汽车行业 33%,3C 行业 32%,金属机械 12%、塑料化工占比 4%、食品饮料烟草 3%,其他细分小行业 16%,后续会详细介绍,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史晨星(shichenxing1)

52. 技术:视觉、力觉等传感器

系统集成商购买工业机器人本体,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大型项目(关键设备生产线的集成,如工业机器人工作岛)和工厂的生产线改造为载体,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和联网,提供工业控制、传动、通讯、生产与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系统设计、系统成套、设备集成及 EPC 工程等服务,核心是各类传感器,包括触觉、力觉、视觉等。

53. 商业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根据世界各国在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过程,集成商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分别为美国、日本、欧洲模式 美国模式:工业机器人公司购买品牌工业机器人,自行进行系统集成,交给下游客户

日本模式:工业机器人本体与集成完全分离,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只负责制造工业机器人本体,其子公司或社会上的工程公司进行系统集成

欧洲模式: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与集成均由本体制造商完成

目前我们国家系统集成商的发展模式接近于美国模式,即以系统集成商为主, 从国外购买工业机器人整机,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中国机器人市场基础低、市场大,其产业化模式较可行的是从集成起步至成熟阶段采用分工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

54. 特点:千亿、非标、国产、上岸

1. 产业规模最大:千亿级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从工业机器人三大零部件到本体,再到系统集成,产业规模是呈倍数级的差距

2. 非标准化:3000 家

截至 2019 年年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 4811 家,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超 3100 家,整体系统集成企业的数量占比达到 80% 左右

但不同行业之间对工业机器人系统的需求不同,要理解应用行业的需求和工艺要求,需个性化定制,所以国内厂商通常专注于特定行业,这种针对单种产品的系统集成具有规模瓶颈,难以跨行业拓展业务,国内系统集成商普遍规模较小,产值较低

3. 国产厂商数量占比 95%

从系统集成企业类型来看,本土系统集成商数量占据 95%,但普遍规模较小,其中营收超过 1 亿元的 120 家,超 3 亿元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汽车焊接集成领域,极少数企业营收规模能突破 10 亿元

4. 最多厂商“上岸”

2014-2019年期间,中国厂商对系统集成商的兼并购案例超过 38 例,此为“上岸”路径之一

系统集成领域有最多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效应成功上市,零部件与本体领域因为短期内较难实现规模效应,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深水区”

55. 中国:先导、天奇

本土集成商垄断长尾,领先3C,突破汽车

汽车行业:外资主导,国产从焊装开始突破,整车制造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总体上外资集成商占据主导,但国内集成商基于本土化服务优势,从焊装环节突破,正逐步进行替代,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本土集成商

3C 电子:国内集成商与外资同台竞争,3C 电子机器人需求非常多样化,以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小型机器人为主,注重成本和服务,外资难以直接转移在汽车行业大型机器人应用的绝对优势。国内集成商基于本土优势、价格优势和外资品牌同台竞争,目前市场份额不输外资品牌,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本土集成商

长尾市场:本土集成商占据主导,食品饮料、医疗、物流等长尾行业市场机器人需求同样多样化,定制化程度高,价值量相较于汽车较低,外资品牌难以全面顾及,这些领域本土集成占据主导优势,但目前还没有较多规模企业出现

先导智能(300450):锂电装备龙头

2002 年成立,从薄膜电容器成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起步2008 年,进军锂电行业2009 年,进入光伏领域2017 年,收购泰坦新能源,完成锂电池设备前中后段闭环,成长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并设立 3C 事业部,覆盖 OLED/手机,5G 等下游领域

天奇股份(002009):汽车全产业链龙头

1984 年成立,1986 年进入自动化生产线行业1994 年,与日本 NKC 技术合作,迈入汽车自动化装备领域

目前已经形成汽车工厂自动化产业链+废旧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产业链双闭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