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m续航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1000km续航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酸,真酸。众所周知,新年前后,1000公里这个数字在新能源车圈儿特别火。火到什么程度呢?蔚来、广汽、智己等车企“大秀”自己的1000公里续航级产
酸,真酸。
众所周知,新年前后,1000公里这个数字在新能源车圈儿特别火。
火到什么程度呢?蔚来、广汽、智己等车企“大秀”自己的1000公里续航级产品,一度火出了圈。就连平时不关注汽车资讯的亲朋好友都会问我,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如果真的出了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他们或许会考虑购买。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真正意义上的潜在消费者的眼里,直到今天,能够解决续航焦虑问题,依然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选购一台电动汽车。
而这个时候,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却跳出来表示:某些车企啊,虽然提出了续航1000公里的概念,但是交付时间却是在2~3年以后,其实意义不大。那时,或许充电桩布局已经更完善了,换电模式、快充模式问题已经解决。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认为主流车型如果都搭载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将是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
沈先生的这一番言论角度可谓十分独特。充电桩都建好了,如果你续航再长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假设用燃油车的角度来套用他的理论:加油站都建好了,如果汽车油耗低,就是对石油公司的不负责任!换个角度听起来是不是会觉得更加奇怪?
不过,咱们暂且不提沈总这番言论意欲为何,放到后面去讲。先分析一下,对于咱消费者来说,想要缓解新能源用车焦虑,要求1000公里续航真的过分么?或是说是一种浪费吗?
首先以笔者自己使用纯电动车的经历举例,在武汉这个还不算北方的城市,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基本维持在-5到-2度的气温,已经是开高速比较费电的情况了,实测NEDC续航几乎要打对折。
这个时候如果是1000公里的NEDC续航,实际上也就能跑个大概500公里。试想一下,要是更北方的城市,动辄零下十几度甚至二三十度,那续航就更短了。你固然充满电出发,但总不能一点儿不剩再去充电,跑长途什么的,实际的500公里其实也就开4个小时,并不超出常人的疲劳度。
此外,现有的快充技术,大差不差都是在20%-80%电量范围才能充的快,其他范围的充电会慢很多。也就是说如果1000公里续航的话,快充区间也就600公里,那么当厂家说要推出NEDC 1000公里续航车型的时候,消费者的预期其实也就只有600-700公里,也就是个标准燃油车里程。因此很遗憾,沈先生拿NEDC说事儿是完全脱离实际的。
其次,沈先生认为2-3年充电设施非常完善了,笔者对这个观点同样持怀疑态度。
充电设施的完善其实阻力非常多,进去小区非常难,即使国家一再的想要统一行政政策,但在非繁华区域盈利依然较难,很难吸引资本进入。包括沈先生提到的换电模式也只适用于区域商用,比如出租车,物流车,或者蔚来那种服务溢价较高的“豪华品牌”,并不能大范围的解决私人车辆问题。
所以想2-3年内让充电变得方便,笔者认为还是不现实的,而长续航里程的车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缓解续航焦虑最有效的方式,会受到市场继续热捧。只有当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续航可以了,够用了,那么结果才会和手机差不多——当大部分机型的尺寸都稳定在5-7英寸之间,电池容量在4000-6000mAh之间,所以你才用再像以前那样出远门背几块电池,或是背个砖头一样的充电宝才敢放心出门。
而电动汽车目前来说,肯定也是提升电池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来提升续航里程。但前提是满电考虑到冬季使用场景下,50%的实际续航接近目前燃油车满箱油的续航(约600km),所以NEDC还是要往1000公里甚至更高去做的。要是真要是应了这位沈先生的话,对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行业的发展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毕竟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这么几年的事情,还有很多的潜力和上升空间。好比以前说40%热效率的丰田发动机已经做到极限了,现在比亚迪混动技术不是把效率又提高了么?如果大家都能参与技术研究,等技术进步了,或许整个市面上会出现大批的1000公里续航车型。而更远的续航不仅可以缓解日常使用焦虑,甚至可以带来更多的使用场景,比如用电动车穿越戈壁沙漠不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再联想起威马今年将要发布800公里续航的新车,离行业热捧的高标准1000公里似乎是有些差距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拒绝1000公里如果只是威马自身的技术实力达不到的酸话,或是沈总不愿去钻研电池技术的一个托词,那这家企业的发展也是让人感到前景堪忧。
最后,目前的汽车市场依然还是燃油车的天下,想要改变消费者倾向,那就得拿出最实际和直观的体验,靠的是科学技术的突破,而不是商人的胡搅蛮缠。
这其实也回到文章开头引出的一层观点——为什么1000公里续航能火出圈?为什么当听说电动汽车将要做到1000公里续航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关注?
因为做产品最重要的是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尽可能给出解决方案,才会打动消费者,选择你的产品。而不是和用户讨论当前技术难点,甚至把技术难点转嫁给用户。沈先生的这番言论显然是不负责任,不值得提倡的。用户可以主动理解车企,但是车企不能主动要求用户去理解,更不应该说不理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这种带有绑架意识的话。
听完这话,于情于理只有一个结论,威马不能买。
-
富士康联手菲斯克开发电动汽车2021-02-26
-
上海市加快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详解2021-02-25
-
小米若下场,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的造车格局恐生变数?2021-02-23
-
中欧新能源车销量1月景气延续迎来开门红2021-02-23
-
得州电价疯涨近200倍:电网设施老旧、新能源发电受阻等所致2021-02-20
-
2020全球新能源销量排行榜,欧洲新能源市场实现华丽转身2021-02-08
-
新能源和自动驾驶领域正迎来新的投融资热潮!2021-02-07
-
总结+预测: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七大趋势2021-02-02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造车跑马圈地运动正在兴起,合肥能弯道超车吗?2021-02-02
-
相同价格下的合资和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究竟买谁更香?2021-01-29
-
2020年汽车市场大幅下滑,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异常火爆2021-01-28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混战,对抗特斯拉2021-01-28
-
苹果硬件主管转岗:或负责电动汽车项目2021-01-26
-
远景维珍车队携手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共同推动电动汽车革命2021-01-21
-
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将落户长春,计划投资超300亿元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