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领先到市场领先,云天励飞的制胜“三板斧”
从技术领先到市场领先,云天励飞的制胜“三板斧”近日,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名单正式出炉。“吴文俊奖”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旨在奖励在
近日,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名单正式出炉。
“吴文俊奖”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旨在奖励在智能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发现,着力实现原始创新与突破,或在人工智能领域攻克关键技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取得重大进展,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单位或个人。
“吴文俊奖”迄今已成功召开九届评审及表彰活动,今年已经迎来第十届。
在这十年中,有一家年轻的AI企业两次揽获奖项:2018年获得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2020年获得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一等奖。
这家AI企业就是云天励飞。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云天励飞成长的六年,也是人工智能行业高速发展的六年,这六年间AI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云天励飞凭何能在短短六年间,突出重围,两次获得行业顶尖大奖?
其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三板斧”,这“三板斧”不仅是云天励飞过去快速发展的秘诀,也是它未来披荆斩棘的利器。
第一板斧:抓对技术,自研芯片攻克核心难关
强大的技术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算法、芯片、大数据被称为拉动AI发展的“三驾马车”,处理器又是芯片设计“皇冠上的明珠”,其研发之难,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一直到2018年“中兴事件”后,国内掀起了一股“造芯热”;加上5G技术逐渐普及,未来智能终端的数量将达到万亿级,每个智能终端的背后都需要芯片的支持,“造芯”也是大势所趋,不少厂商纷纷扬言要投身芯片研发工作。
但云天励飞自创立之初就布局了算法、芯片、大数据三大领域,并且十分重视这三大领域的交叉融合与跨界创新。尤其是在芯片技术研发方面,云天励飞更是不遗余力。
早在2017年,云天励飞就推出了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这颗处理器依托“深目”系统,在云天励飞DeepEye200 PCle FPGA加速卡以及IFBOX边缘计算盒子上应用,主要用于目标识别特征提取。这颗芯片虽然没有实现独立对外销售,但却是云天励飞“深目”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同时也为后续的芯片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8年,云天励飞的第一款可直接对外销售的芯片DeepEye1000于流片成功,2019年正式独立对外销售并实现商用。
得益于在芯片技术上积累的实力,云天励飞获得了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三大部委人工智能专项,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实现了国家层面项目“大满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云天励飞还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一等奖”。
在风口之上,近年来投身“造芯”的企业很多,但为何云天励飞的芯片能脱颖而出?这与云天励飞坚持“算法芯片化”的技术路线密不可分。
根据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的解释,“算法芯片化”不是“算法+芯片”,而是一种芯片设计的方法与流程,能够基于对算法关键计算任务在应用场景中的量化分析,通过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及工具链的协同设计,提升芯片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灵活性和易用性。
通俗地说,“算法芯片化”是一种面向场景,打造“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虽然AI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我们目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AI在技术上还有很多的局限性,要推动AI实现大规模商用,让AI变成实用的工具而非展示的“黑科技”,就需要面向场景打磨技术,而不是在现阶段就追求“通用型”的技术或硬件平台。
凭借“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云天励飞用芯片技术的持续突破构筑公司算法技术的壁垒,同时用算法技术的持续演进,引导和助推芯片技术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由于打造出了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云天励飞的算法能够在实战中训练和迭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了完整的闭环,这为云天励飞技术的沉淀打下坚实的地基。
从创立之初就坚定攻下最难“啃”的骨头——芯片,并且利用“算法芯片化”的能力,在实战中持续迭代技术,这是云天励飞成功的“第一板斧”。
第二板斧:找对市场,抓住智慧城市建设机遇
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李世石,自那时起,大家开始认识到,AI是一项强大的技术,它甚至能够比人更“聪明”。但是,这项神奇的技术究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它又将以何种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当时业内还莫衷一是。
有人选择进军金融,有人选择医疗,有人选择教育……而云天励飞则在一开始就选择了深耕“安防”这一赛道。
对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站在当下,回顾过去,安防是最适合人工智能落地的土壤。
新技术在应用初期都有相似的缺点:部署价格昂贵、精度不高。AI在初期也有一样的“毛病”,这意味着AI无法在普通商家和大众的生活中落地。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为AI提供一个练兵场。
但为什么偏偏是安防?
首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为公安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基础,这为AI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其次,公安对新技术有着强需求。公安拥有庞大的以视频和图像为主的非机构化数据,他们迫切需要技术的力量,改变依靠人力搜索视频信息、分析人员关系的传统办案方式。
更重要的是,公共安全这一场景对新技术有很强的包容性。比如,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技术的疏漏会直接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对于公安而言,公安允许通过不断地调试,让技术在这一场景中达到更优的表现,这为人工智能落地提供了非常宽松的场景。
云天励飞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了深耕安防这一赛道。2015年云天励飞推出首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深目”;到2016年,深圳大部分地区都部署了“深目”。此后,云天励飞又相继推出了视频结构化系统“深视”、人像人体聚类分析服务平台“天图”、城市多维大数据软件系统“深海”等产品。
凭借在安防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云天励飞相继成功服务了2016年杭州 G20 峰会、全国双创周主会场、2018 年博鳌论坛、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国家级重要活动。目前,云天励飞的智慧安防AI解决方案已部署到深圳、东莞、青岛、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产品已在多个省级公安单位得到应用。
安防是“对的开始”,不仅仅是因为安防是AI的最佳“练兵场”,更重要的是它极具延展性,是整个智慧城市的基础。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而目前城市数据中有八成均为视频数据,换句话说,安防视频监控收集到的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意味着率先参与到安防行业智慧化建设的企业,自然而然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抢占了先机。云天励飞能够从单一的安防领域,逐渐将业务拓展到整个数字城市建设领域,也正是这个道理。
在智慧安防业务取得阶段性成绩后,云天励飞逐渐将业务拓展到整个数字城市建设中,发展出了城市治理AI解决方案、突发疫情防控AI解决方案等。随后,云天励飞又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包括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智慧园区AI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人居生活”板块的业务。
TO G、TO B再到TO C,无论是芯片还是互联网,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过程中,几乎都遵循了这样的规律,AI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AI技术迭代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养料”,而由政府支持的城市级场景,为AI提供了天然的“试验田”,能够让AI技术快速迭代升级,加速AI产业化进程。
云天励飞在创立之初,就找对了行业、踩准了节奏:从安防到智慧城市,再逐渐发展到人居生活,这是云天励飞成功的“第二板斧”。
第三板斧:看对趋势,端云协同构建闭环生态
今年初,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2020十大科技趋势》,其中一个趋势是“机器间大规模协作成为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一轮高峰,越来越多智能设备将参与到人类日常生产活动中,未来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大量智能设备将被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设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统一控制。
机器设备的智能化,离不开芯片;而机器设备之间能够形成大规模协作,则离不开云端的高效调度。所以,未来我们要实现机器间大规模协作,就离不开“端云协同”。而“端云协同”正是云天励飞坚持的技术路线。
在端侧,云天励飞自研AI芯片DeepEye 1000可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前端处理;在云侧,云天励飞的自有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与前端设备的功能实现高度适配,从而让前端可根据不同业务场景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真正实现数据的前端智能采集和云端处理。
如果将终端比作人的手,云端比作人的大脑,做到“端云协同”,就是让人能够根据需要定义手的功能和用途。比如,在口渴的时候,大脑会控制手拿起水杯;在工作时,手又可以打字、书写。
“端云协同”不是简单地将终端和云端都变得“智能”,而是在智能化的基础上,二者能够实现有机的交互,实现算力算法在端侧与云侧的动态分配。
一直以来,云天励飞都坚持“端云协同”的技术路线,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的趋势,也看到了围绕场景打造技术闭环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打造“端云协同”的闭环生态,机器间的大规模协作就无法顺利完成。这就好比假肢无论做得多么仿真,人在操纵时都无法像控制自己的手一样控制假肢完成任务,假肢也无法及时将各种触觉反馈给大脑。
放在城市场景中,如果不能做到“端云协同”,各种解决方案在实际落地的过程当中,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或算法精度不够、或系统反应迟缓……总而言之,给客户带来的体验就是:产品“不好用”。
可以说,“端云协同”不仅是未来机器实现大规模协作的保证,也是当前AI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顺利落地的基础。为了实现“端云协同”,云天励飞提出了“1+1+N”的自进化城市智能体系统框架,即一张泛在感知网络、一个城市超脑、N个智能化场景应用。
通过算力前置实现终端分布式算力与云端中心算力的动态平衡,通过在终端设备中部署云天励飞的可重定义芯片,实现云端业务系统与终端设备的动态适配,大幅提升AI解决方案整体的动态适应能力和灵活处理能力,降低解决方案的落地成本,加速AI决方案的推广与落地。打造“端云协同”的能力,是云天励飞成功的“第三板斧”。
总结:手握“三板斧”,未来诚可期
面向场景、算法芯片化、端云协同,这是云天励飞成功的“三板斧”。面向应用场景打磨算法,用算法定义芯片,最终让解决方案能够高效、低成本落地,推动AI在更大规模的场景落地,这是云天励飞以“三板斧”为基础,打造的算法、芯片、大数据和应用场景“四位一体”的闭环。
AI产业的竞争已经从“拼技术精度”转变为“比落地能力”,过去只要成为“特长生”就能脱颖而出,而现在讲究的是“综合素质”。要提升“综合素质”,就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新一轮的竞争中,云天励飞正努力成为这个全面发展的优等生。手握“三板斧”的它,未来将开辟出一条怎样的AI落地之路,值得期待。
-
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如何解决?2020-12-25
-
助力长沙打造“一带一路”高地 云天励飞长沙子公司正式成立2020-12-24
-
短缺带来汽车芯片大战2020-12-24
-
微软计划开发ARM架构服务器芯片,Intel前景充满阴霾!2020-12-22
-
中科驭数携加速芯片架构KPU亮相中泰证券开发者大会2020-12-22
-
大众回应芯片短缺:将调整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工厂的生产计划2020-12-22
-
高通5G芯片骁龙888升级显著 GPU实现迄今为止最大提升2020-12-21
-
因芯片短缺 大众集团将调整全球汽车生产2020-12-21
-
禾柏生物完成C轮融资,加速液相微流控生物芯片产品的产业化2020-12-19
-
芯片短缺 中国车企明年Q1的产量或将受冲击2020-12-18
-
全球第二大模拟芯片企业亚德诺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以期扩大中国市场2020-12-18
-
为什么苹果 M1 芯片如此之快?2020-12-18
-
中芯国际梁孟松辞职,中国的芯片制造工艺可能再次止步不前!2020-12-17
-
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名单出炉 云天励飞荣获一等奖2020-12-15
-
汽车芯片断供潮下,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均难幸免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