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BOE+华星光电双寡头垄断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03-24 12:00:59
热度:73

BOE+华星光电双寡头垄断从2009年11月成立以来,华星光电第一次“戴上”全球第一大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的桂冠。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京东方(BOE)、华星光电分别以21.3%和1

BOE+华星光电双寡头垄断 LCD国别大转移“韩退中进”

从2009年11月成立以来,华星光电第一次“戴上”全球第一大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的桂冠。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京东方(BOE)、华星光电分别以21.3%和14.5%的出货面积份额,占全球面板厂商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前二位。

进入2月,TCL华星光电(CSOT)华星光电以18.8%的市场份额超过京东方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电视面板供应商;以出货面积计,TCL华星光电同样以19.6%的份额夺得第一。

公允地讲,如果不是疫情期间BOE在武汉跟合肥工厂受到影响,恐怕华星光电2月份不会是全球冠军。

2019年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及出货面积排名,显示BOE(京东方)以5330万片出货量和2910万平方米出货面积,双双位列全球第一。

目前来看,在全球范围内BOE的优势非常明显。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是全球性的突发事件(比如本次疫情)成为影响经济的重大事件,那么BOE则会大概率把持着全球LCD头把交椅

当然,并不是说华星光电不具备实力。事实上,从2月份成为全球冠军的现象看本质,说明华星光电已经具备成为冠军的底蕴和气质。

其实真正的核心在于,全球LCD已经形成以中国为首的双寡头垄断时代。BOE+华星光电,这将是未来全球LCD行业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也是LCD国别转移中,中国能站在世界之颠的利器。

BOE+华星光电双寡头垄断 LCD国别大转移“韩退中进”

为什么是“韩退”?

在BOE和华星光电崛起之前,一直把持LCD头把交椅的是韩国三星和LG。

其实早在2016年时,三星与华星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是三星电子透过子公司三星显示公司向华星光电位于深圳的工厂投资人民币21亿元,收购该工厂9.8%的股份。

这对于三星将来退出LCD行业打下了伏笔。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三星来说,和中国相比,三星生产LCD的成本比较高,在中国企业成为对手时,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要明显优于韩国,而三星投资华星光电可谓一石二鸟。

一方面即使将来彻底退出LCD行业,表面上看起来三星需要向中国购买LCD,但不要忘了三星同时是华星光电的投资人。也就是说,三星在购买的同时也在获利,可以理解为三星购买自己投资生产的产品,而且比三星国内生产的LCD还有成本优势,何乐不为?

另一方面,三星购买LCD在增加华星光电营收和利润时,也进一步推升了华星光电的销量和地位。

韩国另一个巨头LG也公开表示,由于LCD价格下跌,以及全球供应过剩,LG Display将于今年年底停止韩国国内LCD电视面板的生产。当然,LG有在中国生产LCD的生产线,之后的LCD,将会在中国生产。

三星和LG先后退出LCD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中国以BOE和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企业势头正猛,给韩国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BOE已经成为全球行业老大,华星光电最近两年量品率大幅上升,这对LCD行业带来影响。再加上中国企业有成本优势,中国彩电行业将会逐渐摆脱对韩国的依赖,而此举对韩国企业也会带来利好。

目前在全球,三星彩电受到中国品牌的挤压非常严重,三星最近两年的策略似乎也开始用一部分产品走中低端市场,这就更需要成本严格控制。

在电视制造成本中,LCD面板占比最多可达60%~70%,面板价格的成本对彩电价格起到决定性因素。因此,减少LCD成本优势,可以增加彩电在终端销售的价格优势。即使终端销售价格不变,那么在LCD成本降低时,能够保持制造商更多的利润空间。

以三星为例,通过采购国内LCD,在成本控制方面进行价格调节,可以增加三星彩电的价格优势。

二是从中长期战略布局看,三星和LG对未来显示技术走向有不同判断。从LG来看,尽管减少了LCD生产线,但他们加大投入OLED,LG Display的目标是将重点转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而三星则剑指QLED生产线。这是韩国企业先后退出LCD行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三是全球彩电业格局韩国目前领先,韩国试图用新的显示技术继续保持行业优势。从全球彩电行业格局看,全球销量前六位分别是中日韩品牌把持。三星和LG对行业的判断是OLED和QLED或将成主流,因此果断放弃LCD,试图在新的技术上引领行业,继续保持他们的市场地位。应该说,上述三个原因是韩国退出LCD的主要原因。

BOE+华星光电双寡头垄断 LCD国别大转移“韩退中进”

为什么能“中进”?

LCD的行业变化是典型的“国别大转移”特征。从韩国曾经引领到目前中国领航,一方面是中国技术厚度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是中国在资本、技术、全球化三个要素叠加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合力,这也是中国LCD行业崛起的必要条件。

从LCD行业需求看,目前虽然三星和LG分获全球销量第一与第三,但中国总体生产制造规模、国内需求规模仍然位居世界前列,这是LCD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无论是BOE还是华星光电,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积极扶持。从发展趋势看,本土LCD行业的崛起绝对是必要的,可避免LCD受到外部的制约而抬高价格。

除此以外,中国LCD产能向全球辐射的力度不断加码。据Omdia(原IHS)的研究报告,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大尺寸(9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在全球的份额为52.9%,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厂商的份额分别为24.8%和21.9%。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以出货量计,2020年2月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已占到总出货量的59.4%,接近6成。

不难看出,目前中国LCD产业正处于明显的优势阶段。换一种思路看,中国在满足内部需求时,成为全球面板最大供应商,这是中国在核心部件加大话语权的标志。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为中国LCD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让全球看到了,当中国家电制造业通过资本、技术、全球化等快速发展时,在供应链的话语权正在加大。

也许有人认为,三星和LG认为LCD未来终究淘汰,所以选择提前进入QLED和OLED,这种观点需要一分为二地看。

如果三星不看好LCD,那么他一定不会成为华星光电的战略投资者,而持有其股份。恰恰说明,三星在QLED上也是试探的发展,因为谁都无法准确看到未来的方向。至少从未3-5年内看,LCD仍然是主流。所以,三星放弃LCD不是完全不看好这个行业,而是成本过高,同时试图多极发展找到新的引领方向。

三星一方面自己生产QLED,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华星光电既能满足自己需求,还能获得华星光电红利。

最重要的是,也许韩国的如意算盘不会太如意。因为三星和LG分别投资的QLED和OLED生产线,而华星光电已经早有“备战”之策。

早在2013年,TCL就开始布局下一代新型显示材料,成立了国际一流的材料领域专家团队。目前,华星光电自主开发的OLED材料已有800余种,多种高性能材料已经给国内主流面板厂商量产出货。

2017年9月,华星光电就已建成中国第一条G4.5柔性OLED的中试线,并成功研发7.2寸可内/外折叠产品。

华星光电旗下的广东聚华作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中国显示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已建成全球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印刷显示公共平台,成功研制出31吋4K印刷OLED样机以及国际首台31吋4K印刷H-QLED样机。

在量子点材料研发方面,TCL在全球QLED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已逐步解决电致发光的红、绿材料使用寿命等问题,达到产业化水平,属业内首家。

目前全球LCD基本是中国双寡头垄断。从供应链以及未来OLED和QLED发展应用看,华星光电未来还有更大放量空间。

(图片来源华星光电和BOE官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