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3-05-18 11:01:49
热度:

《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贵州省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及

贵州省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要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支撑,加快推动六盘水市生态环境统筹保护和协同治理,纵深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增强优质绿色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打造西南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六盘水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起步时期,也是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在前列的攻坚期。根据国家、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紧密衔接《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全市实际,科学编制了《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本规划对六盘水市加大绿色发展转型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绘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蓝图,打造“幸福六盘水”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引。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挑战

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六盘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要抓手,集中力量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标志性战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是迄今为止六盘水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开展各项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改善。2020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99.9%,较2015年上升7.8%;全市17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无劣V类水体;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完成贵州省要求,超额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管控任务。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020年较2015年,化学需氧量减排量为4070.35吨,下降比例为15.18%;氨氮减排量为694.7吨,下降比例为26.69%;二氧化硫减排量为81514.03吨,下降比例为53.38%;氮氧化物减排量为46785.71吨,下降比例为54.78%。均完成贵州省下达的“十三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二、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完善分级管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扬尘管控、机动车治理、工业企业综合整治等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动大气污染治理。2020年,全市SO2平均浓度为10μg/、NO2平均浓度为11μg/、PM10平均浓度为29μg/、PM2.5平均浓度为20μg/,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26.6%、56%、55.4%和54.5%。

集中力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重点河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六枝河、水城河、明湖湿地公园综合整治;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完成玉舍水库、双桥水库、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双水小河和卡达凯斯人工湖水质提升工作,成功创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耕地质量类别划定和农用地分类管理工作,全市完成36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步采样调查及成果集成工作;2020年共建127.13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台账,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93.82%,超过目标(92%)1.82个百分点;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完成建站10年及以上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

深入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置。六盘水市坚持“管”“减”结合,全面落实国家“清废行动”要求,分阶段推进危险废物等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完成全市300余家涉危企业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建立并更新危险废物重点源清单;开展工业渣场渗漏排查整治和环境排查,完成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63个疑似问题点位的问题核实和整改工作;加大矿山矿渣及尾矿库(坝)专项治理力度,完成146处矿山矿渣及尾矿库(坝)专项治理;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整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作。2020年,全市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5.94%,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56%,完成5个医疗废物无害化项目建设,实现医疗废弃物全部集中无害化处置。

三、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积极推动城乡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2020年全市城市公园达36个(相比2015年增加16个),公园绿地面积达1182.20公顷(2015年为619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11平方米/人(2015年为8.28平方米/人),实现大幅提升。其中,市辖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77%,2017获得贵州省园林城市的称号。

打好乡村环境整治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三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厕所革命”和“三新一清洁”行动计划等,深入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战。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终端项目3个,建成项目3个,建成乡镇生活垃圾转运设施92座,实现建制镇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97.3%;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相关工作,全市2013年以来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支持改厕户共计206329户;强化农村污水治理,建成1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30座,完成32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初步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调查暨农村黑臭水体的排查调查。贯彻落实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7.5%。

四、自然生态保护稳步提升

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22.78万亩,全市森林面积由2015年的740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92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49.77%提高到2020年的62%。贯彻落实“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切实把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与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554.1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67%。贯彻执行《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六盘水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建设湿地保护小区12个,增加湿地保护面积2000余公顷;严格执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湿地资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以“绿盾行动”强化自然保护地内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项目建设的监督和查处,维护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全市建有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森林公园8个;全市已划定和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地18个,面积达到160.8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0.81%;抓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石漠化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面完成106家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六盘水市围绕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机构改革,组建了新的市级生态环境局和各市(特区、区)生态环境分局;整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相关领域多个机构的环保执法职能,成立了六盘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系统化、网格化,全市已布设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6个、省级及以上地表水水质自动站8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站6个,建成县级以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0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气监测基础网络。大力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工作和入河排污口“三证合一”;编制了六盘水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强化应急演练;完善了生态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和物资储备,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复杂环境的检验下,全市环境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推进第三方参与生态环保工作,建立专家库支撑生态风险应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六盘水市高度重视建设,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建立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三线一单”管控、河湖长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了严密的环保责任体系。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深。“十三五”期间,六盘水市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抓实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着力营造更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贵州生态日”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在市主要媒体平台开设“生态文明建设”专栏,持续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展示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引导市民群众加快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全民参与的氛围正在形成。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人数比例达100%。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一、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为建设“幸福六盘水”提供有利契机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六盘水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具有很多优势和条件。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在2021年贵州考察时提出希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国发〔2022〕2号文件、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六盘水市“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具体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二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力以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三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制定出台六盘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杜绝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六盘水市在这些有利契机下,将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全力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高质量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带动,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大动能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多重国家战略以及与省级支持相叠加,尤其是国家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出台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盘水市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战略的同时,对自身生态环境保护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十四五”时期,六盘水市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紧紧围绕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融合推进“四区”建设,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生态的全过程全方位,加快构建绿色化、生态化、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力争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六盘水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期,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期,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带动期,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期给六盘水市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贵州省处于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关键期,而六盘水市则处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全面提升重要时期。在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大指引下,六盘水市确立了绿色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持久内生动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打造有六盘水特色的喀斯特山地城市新样板。

第三节 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

一、生态环境质量仍需巩固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稳定,持续改善空间有限、难度较大。水环境总体上逐年改善,但局部区域内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老鹰坡等部分地表水断面,尤其是流经城市区域河流断面不能持续稳定达标。同时“十四五”期间六盘水市将增加地表水监测断面,对地表水环境管理提出新要求;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攻坚等行动仍需进一步深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和环境风险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相对较低;地下水污染状况不清。

大气环境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全市工业源的污染物排放对全市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比重仍然处于绝对高位;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渣土运输车和机动车管控还需加强;全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VOCs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臭氧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控制形势严峻,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不精准。

土壤污染防治仍需加强。六盘水市停产、历史遗留等建设用地数量多、分布广,污染现状调查仍需加强;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工作滞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尚未形成,监管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地下水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有待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壤污染的成因分析和防治技术工作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仍需攻坚克难。工业固废存量大、增长速度快、综合利用难度大、利用率低,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及历史遗留铅锌废渣等固废问题突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刚刚起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涉重企业重金属污染物防治、化学品监管体系、危险废物全流程监管需要进一步强化;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不及时,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亟待加强,规模化以下养殖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畜禽粪污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畜用医疗废物的处置尚需规范,农业废弃物处理机制不完善,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二、区域生态环境保障能力不稳定特征突出

六盘水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岩溶地区,喀斯特地形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能力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发育的植被多为灌丛或灌草丛,植物群落层次结构较为简单,群落的生态效应较差,土壤侵蚀敏感性突出;生态脆弱性和敏感性极高,破坏容易、恢复困难;生态资源遭受破坏的隐患较大,稍有不慎,很可能发生局部恶化。重点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刚刚起步,重点湖库生态调查、生态监测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历史遗留煤矿等矿山废水、山体恢复治理有待加强,流域水环境管理和水源涵养尚需加强。

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完善

环境治理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比较薄弱,环保执法队伍建设、监管能力、管理手段存在一些短板。基层环保队伍不健全,环保监管能力薄弱,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环境监测能力薄弱,环保科技支撑仍需增强,环境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还不适应环境管理要求,资源环境预警预报机制还有待探索。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市场参与环境治理还需加强,环境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尚未建立。环保产业发展不成熟,能够提供环境污染治理工艺设计、建设、运营的专业化环境服务公司较少,在水质、土壤在线监测、固危废处理利用、重点企业污染治理方面第三方治理还未全面推开。生态修复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等仍亟待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待深入完善,缺乏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生活与生态文化相关制度亟待加强,特别是关于绿色建筑、绿色公共交通等建设实施与保障制度,以及关于生态文化长期培育与宣教的制度。

四、生态文化培育需要继续深化

“十三五”期间,六盘水市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会大众对生态环保的认同度比较高,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还是缺乏真正的深厚的生态文化,具体表现在对一些生态规律认知欠缺,生态能力的道德欠缺,生态践行的自觉欠缺;生态价值观念转化不彻底,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创建工作有待加强,特别是应积极开展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行为和行动的转变较缓慢。

第二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要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支撑,加快推动六盘水市生态环境统筹保护和协同治理,纵深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增强优质绿色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打造西南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推进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解决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及历史遗留等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提高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施治,分类指导。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开展多污染物协同防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手段,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提高环境治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以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治理。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坚持示范创新、彰显特色。加强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生态生活等方面的示范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探索和实施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充分体现质量和创新驱动的特色,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第三节 总体思路

“十四五”期间,六盘水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围绕“一个目标”,依托“两个抓手”,管控“三个分区”,统筹“四大领域”,做出“五个突破”,打好“六大战役”,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六盘水”开好局、起好步。

表1 规划“一二三四五六”总体思路

“一个目标”:守护好良好生态环境为总目标

“两个抓手”:生态环境提升和碳达峰行动为总抓手

“三个分区”:基于“三线一单”,有序推进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差异化发展,实施分区分类管控,强化生态环境精准化管理。

“四大领域”: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减污和降碳、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创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和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大领域发力。

“五个突破”: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要求,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上实现新突破;在固体废物和生态风险防治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在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上实现新突破。

“六大战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力打赢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打赢固体废物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战。

第四节 主要目标与指标

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峰值及达峰路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碳排放强度逐步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达到贵州省要求;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巩固,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定消除劣Ⅴ类水体,土壤和地下水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比例达到贵州省要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定提高,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系统不断完善,全区域全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初步建成,现代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幸福六盘水目标基本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循环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空气质量根本改善,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恢复,基本满足人民生态环境的需要。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按照可监测、可评估、可分解、可考核的原则。规划指标体系按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修复等四个方面,规划设计19项指标。

表2 六盘水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

第三章 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培育绿色新动能,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转型升级。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第一节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立生态环境分区引导机制。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三线一单”,建立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三线一单”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有序推进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山地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进城市化地区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充足、扩散条件较好区域优化布局。强化农产品主产区耕地保护,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保障农产品安全。强化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城镇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实现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农业空间宜植宜游、生态空间青山绿水。高质量构建“一个生态绿心、两条开发轴带、三块集聚高地、全域绿色发展”的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二节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竞争力为主导,深入落实“三个优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做优做强煤炭产业,以解决煤炭产业低端、粗放、低效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煤炭产品分类生产、分级加工和分质利用,优化煤炭开采方式,推进示范填充回采、无煤柱开采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提升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煤焦化升级改造,重点推进首钢水钢焦化、天能焦化等传统焦化升级改造;促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首钢水钢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钢铁产品结构和质量;做精建材产业,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粉煤灰、尾矿、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和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推动铝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玄武岩纤维材料创新发展。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着力构建“煤、电、焦、气、化、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

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坚持依托资源、依据市场、依靠创新、依赖环境的基本原则,实施工业与山地特色产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增量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提升“两翼并举”,加快建设贵州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构建现代绿色产业新体系。围绕煤、电、钢、材等“老字号”绿色化改造升级和盘州火腿等“原字号”深度开发,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培育发展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物联网、旅游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纺织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业、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山地体育运动、生态养生养老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

工业园区首位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板块布局、产业耦合、链条发展、集聚建设”的要求,打造“1+2+N”产业园区载体(1个示范园区、2个重点园区、多个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发展、要素合理配置、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布局,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全国富有影响力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第三节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改善能源供给结构,加速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进程,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页岩气开发利用,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建设六枝、盘州、水城、钟山四个天然气气源基地和油气管道建设,逐步扩大城市燃气管网覆盖范围。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电网汇集和外送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进电力产业清洁高效发展。高效发展火电,优先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大型燃煤机组项目。

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电,积极推动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发展,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切实提升电力供给效益。依托现有传统煤焦化项目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聚焦焦炉煤气提氢、氢储运及应用等环节,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发展。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计划,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第四节 优化运输结构,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将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全面推进绿色公路、绿色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生态航道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客货枢纽建设。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有效降低公路货运比例。支持利用城市现有铁路货场、物流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配送中心,实施货物运输“公转铁”重大工程。推进构建“车-油-路”一体的绿色交通体系。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推广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应用,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积极推行纯电动、纯天然气或电气混合公交系统。加快车用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内河船舶LNG加注站、充电桩布局。逐步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加强柴油货车、船舶及施工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源、民用航空等新重点移动污染源管控。到2025年,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第五节 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引导建设绿色社会

推动绿色餐饮。开展从仓储—运输—零售—餐桌全链条的反食物浪费行动,全面实施餐饮绿色外卖计划,强化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扩大绿色食物有效供给。推动绿色建筑。引导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扩大绿色建筑强制推广范围;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实施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强化绿色家居用品环境标志和能效标识认证,扩大高能效绿色家居产品有效供给。推动绿色出行。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鼓励公交、环卫、出租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动绿色家用。鼓励消费者选用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再利用,完善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和规模。推动绿色穿衣。开展旧衣“零抛弃”活动和“衣物重生”活动,提高废旧纺织品在土工建筑、建材、汽车、家居装潢等领域的再利用水平。推动绿色旅游。制定发布绿色旅游消费公约和消费指南,鼓励旅游饭店、景区等推出绿色旅游消费奖励措施,制修订绿色市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绿色旅游等绿色服务评价办法,星级宾馆、连锁酒店要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免费提供,鼓励消费者旅行自带洗漱用品,实行按需提供。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全过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第四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生态绿色画卷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大生态、大环保战略,以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将生态屏障建设向高水平提升,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节 构建稳定生态安全格局

加快“一心两翼”生态骨架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大生态“绿心”保护力度,以北盘江旅游开发和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建设为抓手,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核心,推进南北两翼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提升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建立自然保护地分区管控和分级管理体制,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监督制度,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自然保护地监督,防止生态资源被破坏,维护生态空间安全。

第二节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强天然林保护建设,建立天然林休养生息制度,严管天然林地占用,开展天然林修复工程;协同推进城市山体修复,打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城市山林景观。推进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条例,实施水生植被恢复,完善生物群落,营造良好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有效处置一批历史遗留矿山采选废渣和矿洞涌水问题,在废弃矿山、荒山荒地上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新一轮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和优化岩溶区生态环境,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

第三节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建设,加快整合归并优化各类保护地,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持续推进《六盘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6—2026)》实施,推动生物多样性与恢复体制机制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开展本底综合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本地资源编目数据库。

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鸟类、生物物种资源以及生物栖息地等。制定区域保护与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对生物廊道的重要节点规划建设生物通道,保护野生生物。合理规划推进建设濒危物种繁育中心、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等项目,为迁地保护提供有利条件,为生物繁殖提供自然适宜的就地保护环境,推进人工繁殖研究,建设重点保护动物养殖基地,重点开展六盘水野钟黑叶猴市级自然保护区、水城玉舍老林沟自然保护区、盘州野生红豆杉保护区等保护区建设,推进六盘水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加强保护水生动植物,推进河流、湖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及珍稀濒危物种救护。

健全生物入侵防范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有害物种入侵,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制定有害入侵物种防治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除治工作。建立健全生物全方位监测监管体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强化生物安全监测评估与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全市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节 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

制定区域保护与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开展生态廊道重要节点的修复工程。建立健全生物全方位监测监管体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强化生物安全监测评估与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全市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整合现有监管体系,统筹建立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统一的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和监管平台。严厉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严防生物入侵。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保护机制。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并作为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离任审计等工作依据,提高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护水平。

第五节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建设。进一步整合聚集激励政策,提高创建积极性。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创建活动,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引领样板。

积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健全绿色生活创建的相关制度政策,到2025年,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推动生态环境与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依托区域气候宜人、森林资源丰富、环境质量优良等优势,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与考评机制,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定生态产品目录与转化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业品质和能级。持续推动各市(特区、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生物科技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第五章 坚持协同治理,逐步改善空气质量

坚持精准施策,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以巩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为核心,以臭氧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监督,逐步构建细颗粒物和臭氧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将空气质量优良稳定性向高水平提升。

第一节 完善城市大气环境综合管理体系

大力推进全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与监管,建立“纵向到边、横向到底、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的多级环境精准监管网格体系,对大气污染治理实现全域范围全覆盖、时空全覆盖、管理责任全覆盖、系统治理全覆盖。推动建立六盘水市大气网格化监测预警与管理调度系统和六盘水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指挥调度平台,重点实施六盘水市大气污染精准管控服务项目等,提高大气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第二节 加强多种污染物减排协同增效

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精准管控。持续深入实施PM2.5和臭氧联合控制,在持续降低PM2.5浓度水平的同时,有效遏制臭氧浓度上升趋势。通过源排放清单编制、源解析等手段,深入开展臭氧污染成因分析,评估臭氧生产潜势,研究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作用机理,探索开展臭氧和PM2.5的联防联控。

第三节 强化大气污染源综合整治

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充分利用烟气在线监测数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实施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对污染物排放量较为显著的火电、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工业炉窑监管,严格控制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

推进重点行业VOCs治理。开展煤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重点行业的VOCs污染源调查。持续开展油气回收治理,推进油气回收在线监控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安装油气处理装置。完成VOCs源清单的编制与定期更新工作,加强VOCs源头替代控制和无组织排放控制,优先推行生产和使用环节低(无)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加强汽修行业VOCs综合治理,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开展VOCs定期监测。

深入开展散烧燃煤和露天焚烧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按照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限燃区进行分类管理管控。加大对城乡结合区、改造区散烧燃煤和露天焚烧的督导检查力度,防止散煤复烧,加快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抓好天然气供销体系建设,严格控制秋季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地方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

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推动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深度治理,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集中整治,会同交管部门开展超标排放联合执法监管,强化在用车排放检验和维修治理,全面推广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加快老、旧车辆淘汰;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精准定位和实时排放监控系统、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系统、便携式移动源尾气检测系统、黑烟车遥感监测系统等建设,提高移动源监管水平,推进监控体系的建设和运用。

巩固扬尘污染治理。继续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好建筑工地扬尘、城市道路交通扬尘、工业企业扬尘、矿山工地扬尘集中整治行动,落实“两个禁止,三个到位,七个100%”的管控要求。推行绿色施工,将绿色施工纳入企业资质评价、信用评价。推进低尘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加大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等重要路段冲洗保洁力度,渣土车实施硬覆盖与全密闭运输,强化道路绿化用地扬尘治理。

继续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建成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新建项目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明确油烟污染监管职责,实施油烟污染常态化监管。持续开展餐饮油烟监测治理工作,推进钟山区城市油烟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

第四节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推进中心城市在声环境功能区安装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声功能区达标评价,定期公布声环境质量。全面实施区域噪声管理,加强社会生活、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工业企业等各类噪声源监管;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控制,加强商业和文化娱乐场所隔声与减震管控,严格要求娱乐场所按规定时限营业;加强环境噪声执法检查,对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限期治理;控制建筑施工噪声,加强夜间与特殊时段噪声管理,切实降低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率,力争噪声投诉稳中有降。加强道路和机动车管理,逐步淘汰和更新高噪声公交车辆,合理规划运行路线和时间;推广使用低噪声车辆;在现有城区快速化交通干道两侧等合理设置噪声屏障,削减交通噪声对敏感区的影响。积极推进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实现公民自治。

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