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如何挖掘?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3-05-16 13:00:09
热度: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如何挖掘?“到2030年,生物质能整个行业处理有机废弃物大概能超过7.6亿吨,替代标煤量超过1.3亿吨。拉动整个产业上下游投资6000多亿元,带动就业人数在42

“到2030年,生物质能整个行业处理有机废弃物大概能超过7.6亿吨,替代标煤量超过1.3亿吨。拉动整个产业上下游投资6000多亿元,带动就业人数在42万人左右”。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编制的国内首份《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正式发布。《年鉴》显示,我国生物质能未来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表示:“尽管前几年生物质能行业,特别是生物质发电经历了产业政策的调整期,但是,就生物质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还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和期待的。”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发展差距明显

记者了解到,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分为两大领域,一个是发电领域,一个是非电领域。

其中,生物质发电包括垃圾、农林和沼气发电等。根据《年鉴》数据,到2022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4132万千瓦,已连续第四年位列世界第一。而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立法之初,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仅200万千瓦。

另外,非电领域包括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液体燃料、成型燃料等。《年鉴》显示,我国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产量不断扩大,目前,年产约3亿立方米;生物质清洁供热规模显著提高,供暖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2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也在快速增长,2021年生物液体燃料产量440万吨,预计2022年产量将超过520万吨。

“多年来,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已居前列。不过,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表示。

据介绍,2021年,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5493万千瓦,累计装机量已超过3亿千瓦,而直到2022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累计只有4132万千瓦。在非电领域,各类生物燃料也无法和煤炭、石油、天然气比较。

另一个现实是,目前,风电、太阳能发电已实现平价,而生物质能发电还没有实现平价。加上生物质发电行业补贴拖欠比较严重,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较大。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2022年,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年补贴需求大概在300亿元。但当年年底,行业补贴的拖欠额度已达到600多亿元。

综合来看,世界范围内,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相对较快。但与我国风、光能等新能源相比,就其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并非绩优股。

拥有零碳排基因,符合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

既然目前生物质能源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那它还能否被当作“潜力股”来对待?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从政策来看,在“双碳”“1+N”政策体系的加持下,拥有零碳排基因的生物质能未来发展极具想象空间。

2022年1月30日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生物质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意见》给出了生物质能作为零碳燃料的市场应用路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作为零碳燃料,尤其是在电气化覆盖率较低的交通领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实现绿色减碳发展意义重大。《意见》也明确指出纤维素燃料乙醇和生物航空煤油两大重点领域是未来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主要方向,寻求技术突破,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基于我国能源发展需求和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要求得来的。

任东明表示:“我国提出先立后破,建立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内容是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生物质能不仅是可再生能源,还是本地化资源,符合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几乎所有要求,应争取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

从相关机构对生物质能的投资前景分析,未来,随着技术的突破,生物质能的发展不容小觑。

“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发电领域零排放,生物质发电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因为它的碳排放是负值。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放弃这个行业。”国金证券能源与政策首次分析师李蓉告诉记者:“随着绿电市场的发展和CCER开放,生物质能后补贴时代收益率提升有了重要路径,尽管目前整个企业经营有困难,耐心等待,未来可能有更多机会。”

“作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国家主力平台,我们一直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在非洲的发展,迎来新格局下的新机遇。”中非发展基金投资一部副总经理康开宇告诉本报记者,“以生物质能为例,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非洲部分重点国家是受欢迎的选项,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生物质能原料缺陷会被克服吗?

中国环境报此前在报道中提到,生物质能能量、质量密度都很低,导致原料收、运困难且成本高,能源转化路径受限(品种太少)、转化效率低下是生物质能发展的天生缺陷。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质能原料的这些缺陷将被克服。同时,由于原料的覆盖范围广,其在推动生物质能发展方面则成为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崔宗均教授团队研发出“高浓度梯度厌氧发酵工艺”和相应的技术及关键设备,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沼气和生物天然气行业大量利用资源极为丰富的干秸秆原料、高效产出沼气—生物天然气的光明前景。这一技术已经在华润集团德润公司五常拉林秸秆沼气项目(一期)投入使用。

另外,由新木集团研发的生物质煤化技术及其可移动设备,可直接将设备放在原料富有的地方进行生物质煤化生产,能有效解决生物质原料收、运难题。

在卡脖子技术难题逐步被解决之后,生物质能优势将更加凸显。

据悉,我国生物质能原料资源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产量大。例如,我国每年的秸秆产生量可达8.65亿吨。另外,每年有1.7亿吨标准煤的林业剩余物,0.3亿吨标准煤的生活垃圾及0.6亿吨标准煤其他有机废弃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到,我国现有林地面积约3亿公顷,现有森林面积约两亿公顷,森林蓄积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亿公顷,蓄积量19.6亿立方米。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研究专题组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得出现有林木生物质资源总量180多亿吨,而8亿吨—10亿吨的可获得量中约有3亿吨可作为能源资源利用。从潜力看,我国还有5700万公顷宜林地和荒沙荒地,还有1亿公顷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边际土地资源,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

从短期来看,据张大勇介绍,到2030年,预测生物质发电容量大概达到5000万千瓦。生物天然气产量预计在30亿立方米,清洁供热大概预计有10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生物液体燃料达2500万吨。

从长期来看,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生物质能技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未来,我国通过发展生物质能,即可将数以亿吨计的“问题废弃物”变成宝贵的原料,彻底解决秸秆无处安放的难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