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
《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环保网获悉,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环保网获悉,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要求,从2023年开始到2025年,实现“三个逐年提高”目标。一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年提高;二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三是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逐年提高。全文如下:
各区县党委、政府,各功能区工委、管委,日照军分区,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中央、省属驻日照各单位,有关企业:
《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日照市委
日照市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奋勇“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是山东高质量发展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过程引领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和《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鲁发〔2022〕19号),着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日照样板”,现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开创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新局面。
2.总体目标。从2023年开始到2025年,实现“三个逐年提高”目标。一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年提高;二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三是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逐年提高。
二、突出强链延链降碳提质,建设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
(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以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为牵引,坚持抓重点带全盘,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推动临港传统产业做精做强,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到2025年,六大传统产业合计产值突破6000亿元。
3.提质发展先进钢铁制造产业。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沿海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全球最大超薄带钢生产基地、品种规格齐全的高端板带生产基地,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加快建设日钢产能承接项目,推动山钢日照基地二期尽快落地,持续推进工艺流程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开展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力争到2025年钢铁产能达到4000万吨,板带材产品占比达到85%。推动日钢集团加快实施限制类高炉、转炉“上大压小”等节能降碳绿色提升项目;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余气、余压、余热综合利用先行先试,争创环保A级企业;投资新上或以商招商精深加工、新材料、循环经济等延链项目。加快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生态产业园二期、钻集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产业园、蓝拓氢能绿氢装备智造、众工钢制品智慧园区等配套项目推进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东港区、岚山区)
4.转型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推动魏牌汽车开发生产畅销车型,加快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产品升级;推动中兴汽车优化车型,扩大产量规模,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水平;加快恒润汽车项目建设,推动尽快投产达效;鼓励五征集团聚焦新能源商用车方向加快转型。鼓励市内企业加强与国内外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头部企业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补链项目,推进一批由燃油向新能源零部件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着力构建更为完备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供应体系。强化与韩国现代集团战略合作,加快威亚发动机、坦迪斯变速箱等迭级改造。加快推进采埃孚汽车被动安全零部件、金马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智能制造、睿航科技汽车冲压件生产制造、腾赛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博扬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项目。探索发展氢能源汽车。(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5.提升发展高端化工产业。抢抓石化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向沿海地区集中机遇,聚焦“减油增化”方向,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能整合,持续推动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支持海右石化、旭科新材料等打通碳四产业链,向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等高端化工方向延伸。加快建设国恩化学46万吨聚苯乙烯、旭科新材料20万吨顺酐及下游可降解塑料、盛泉新材料二期等重点项目。到2025年,力争高端化工新材料和专用精细化学品占化工产业比重超过30%。突出安全、环保、消防抓固底,聚焦智慧化、绿色化、循环化抓转型,“一园一策”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和循环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到2025年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6.扩量发展浆纸产业。聚焦“老树发新芽”,着眼浆纸纤一体化,加快建设亚太森博100万吨高端文化纸生活纸项目,推动后续50万吨文化纸、100万吨高档白卡纸、30万吨莱赛尔纤维、35万吨液体包装纸、30万吨高得率机械浆项目尽快落地;支持华泰纸业建设10万吨化学机械浆、浆纸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纳米纤维素、制浆废水深度处理等技术,加快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重点推进好亚太森博烟气深度治理及余热暖民一体化、绿泥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莒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7.改造发展粮油加工产业。聚焦“老树嫁新枝”,发挥好港口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承载城市集聚优势和全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加工中心辐射作用,积极招引粮油领域央企、大型国企和500强企业落户,参与市内企业升级改造。巩固提升粮油仓储、大豆加工能力,支持嘉吉粮油、邦基粮油、中纺粮油、黄海粮油等企业,持续提高精制油、专用油、特色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比重,加速向改性淀粉、植物蛋白、维生素等方向转型;鼓励提高油脂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大力推广废水梯度利用、异味处理等技术,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建设工业油酸、脂肪酸等生产项目,促进皂角、油渣等废料循环利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岚山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8.壮大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发挥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平台作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新开工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分别达到100%、40%。加快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建设,依托大象房屋等企业,大力发展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打造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示范区。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支持政府投资项目、星级绿色建筑等优先采用绿色建材。加快绿色建材筑业集采平台建设,争取省级建筑业信息平台建设率先突破。推动5G、区块链等新技术集成化应用,着力打造“智慧工地”。加快推进BIM技术一体化应用,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深入开展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招引中建、中铁等央企落户,支持本地企业借助央企资源,积极发展外向型绿色建筑产业。(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县、功能区)
(二)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立足基础优势、选准突破赛道,大力实施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培优育强工程,培育发展特色鲜明、增长迅速、效益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
9.加快发展综合能源产业。聚焦储煤、储矿、储油、混煤、混矿、混油六类项目用力。加快推进世德日照港东煤南移、国家日照港煤炭储备转运基地等储煤项目,以及瀚坤能源原油洞库、日照港油库四期等储油项目,积极招引储矿项目落户,壮大批发贸易规模,带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推动融汇通日照港煤炭基地、宝武资源矿石加工基地、建邦进口矿石筛分、江苏加华等混煤、混矿项目加快落地,支持原油商储库发展混兑调和等混油业务,强化对工业经济增长支撑。争取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落户,开展仓储服务、洗选加工、混矿业务。推进实施综合能源企业环保达标行动,推动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配套建设节能减排设备。组织开展综合能源项目纳统服务活动,确保实现应统尽统。(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10.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人工智能、光通信与集成电路、软件服务、制造业数字化四个方向用力。实施智能终端“扩量”行动,鼓励越疆机器人、创泽机器人、领信信息等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聚力发展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机器人核心部件,加快推进科飞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生产等项目。实施光通信、集成电路“强芯”行动,支持艾锐光电、鲁光电子、兴华半导体等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科睿特半导体科技智能终端产品及模组、巨擘科技产业链、兴佳红外触控和集成电路封装等重点项目,大力引进光通信核心芯片、传感器芯片等企业,提升高端芯片设计、通用器件封测能力。实施软件服务“升级”行动,加快推进东华软件园、金山智慧云谷、日照数字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首版次高端软件。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样板车间、样板工厂,积极创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发展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11.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养康养三个方向用力。巩固发展原料药、大力发展仿制药、鼓励发展原研药、精深发展中医药,支持洁晶集团、科巢药业、巴洛特药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华仁药业“创新药+制剂+药包材”一体化、正济药业创新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瑞翰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绿色制药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医疗器械应急产业园,依托三奇医卫、迈尔医疗、康德莱医疗器械等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医用材料及高值耗材、高性能诊疗设备、智能健康装备;推动颐诺高值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礼生医疗数字口腔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尽快投产,着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集聚区。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产业,开发提供多层次个性化医养产品,争创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县(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12.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聚焦现代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洋装备三个方向用力。实施现代渔业“蓝色良种”工程,深入推进深远海绿色养殖,加快建设万泽丰三文鱼产业科创基地、瑞沣现代渔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北方海洋水产苗种繁育中心,显著提升海洋种业竞争力。支持美佳、荣信等企业持续转型,加快建设国家级黄海中心渔港经济区、岚山渔港经济区、日照海洋生物制品生产研发及现代冷链物流、荣信现代冷链物流及配套加工等重点项目,推动海产品捕捞、加工、交易与冷链物流、特色餐饮等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全国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集散基地。大力发展深远海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特种钢材、海洋新材料,加快建设日照海工装备产业园区,支持港达船舶、正源化工机械制造、古工船舶等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海洋渔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13.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聚焦航空制造、航空维修、通航培训三个方向用力。做大航空制造,发挥飞奥航空发动机、锐翔飞院等企业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器、无人机、模拟机制造;加快推动CH2000雏鸽飞机生产许可证报批,建成全省唯一拥有全部知识产权正常类飞机整机制造公司。做强航空维修,重点支持日照山太新建、扩建维修机库,进一步拓展飞机维修、改装、喷漆等业务,支持增设直升机维修项目。做精通航培训,积极招引航院开展驻场训练,加快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建设,持续提高飞行驾驶执照持有比例。依托山东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招引各类航空产业项目落地。积极承办大型航空论坛、会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日照机场,有关区县、功能区)
(三)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体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跃升、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5%、60%以上。
14.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特色发展。重点聚焦港口、钢铁做好配套文章。聚力发展港口服务业,争取设立更高层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中谷综合物流园、中远海冷链物流、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鲁南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全面摸底港口吞吐货物情况,持续推动将大宗货物流量转化为批发贸易、供应链服务增量。围绕商贸物流、金融交易、人力增值服务等领域,大力招引总部、平台企业落地。依托国家级先进钢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引领工程,发挥山钢日照公司、日钢集团龙头作用,带动发展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环境监测等节能环保服务业,推进实施一批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供应链管理“两业融合”项目。重点推进好长虹岭钢铁配套产业及物流基地、钢铁大世界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功能区)
15.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发展。重点发展文旅体、商贸服务、生活服务。聚焦文旅体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莒文化、太阳文化、海洋文化等独特魅力,着力发展创意设计、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加快建设东方太阳城、莒国古城、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白鹭湾美术馆小镇、黄海之眼等重点旅游项目;发挥奎山体育中心、运动员培训基地等载体作用,大力引进国内外赛事活动,带动赛事运维、体育培训、场馆服务等“体育+”产业加快发展。支持吾悦广场、梦时代日照世茂广场、裕升利群广场、瑞工时代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日百集团、凌云集团等传统商贸企业聚力转型,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商圈经济,刺激和带动消费升级。推进国家文旅、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生活服务业职业化发展,支持阳光大姐、拾月母婴等企业上规模创品牌,促进浣洗、京东服务+等平台企业扩围增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功能区)
三、突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持续优化交通能源结构
(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港。深入开展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突出“扩量”“提质”两大主攻方向,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推动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更好服务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16.全面提升港口能级。聚焦优存量、扩增量用力。持续推动石臼港区“东煤南移”“东矿南移”“北集南散”功能调整。加快推进日照港集约化、大型化、智能化码头、堆场和配套设施建设,聚力打造大宗散货集散、临港产业服务、油气长输储运、木材集散交易、集装箱中转五大基地。加快推进日照港转型升级工程、日照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港口集疏运设施建设改造,实施好石臼港区南作业区流程化改造工程、石臼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岚山港区南区#17#18#20#22通用泊位工程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集装箱国际航线。到2025年,港口通过能力达到3.8亿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超过6亿吨、600万标箱。(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省港口集团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区县、功能区)
17.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聚焦智慧化、绿色化用力。智慧化重抓新技术开发应用,围绕港口装卸、装备工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石臼港区西区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改造,推进无人集卡等远程控制技术应用,实现集装箱作业全面智能化。加快港口传统大宗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建设石臼港区南区集约高效、低碳环保的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作业区。完善大宗电子商品交易、“港云仓”电子仓单综合服务、舟道网综合供应链服务“三大平台”功能,提升运营数字化水平。绿色化重抓清洁低碳用能,持续推进装卸设备油改电,大力推动分布式屋顶光伏等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到2025年清洁能源消耗占比达到50%。加快实施重点污染物防治工程,强化生产全流程污染管理,到2025年万吨级以上油品装船泊位油气回收系统安装率达到5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省港口集团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18.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聚焦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用力。着力实施海龙湾片区、安岚大道以东片区、石臼老街片区开发工程,加快推进邮轮文旅主题酒店、金港雅园二期、岚山临港木材产业园、汽车流通产业园、日照海洋生物制品生产研发及现代冷链物流园等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建立完善城港协同工作机制,突出沿黄城市、煤炭企业等重点,常态化组织开展招商洽谈活动,力争落地更多合作项目。支持各区县、功能区与港口开展全领域对接合作,争取山东港口装备集团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支持日照港加强与天津、河北、江苏等省港口交流互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省港口集团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各区县、功能区)
(二)完善绿色智能高效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推广应用,力争到2025年综合交通网络密度、通行能力、绿色智能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19.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五纵五横”铁路网,建成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推动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日照段、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日照段等开工建设,规划研究日照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项目。完善“三纵四横三连”高速网,建成岚山港疏港高速,加快推进董梁高速、临日高速、沈海高速改扩建、日兰高速日照段扩容等项目。继续推进实施国省道提质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国道518日定线日照段改建、省道225莒阿线日照段改建等重点项目。扩大航空网络覆盖,争取日照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尽快报批、推进改扩建前期工作,开展莒县、五莲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到2025年,铁路、高铁、高速、国省道总里程分别达到360公里、94公里、300公里、600公里。提升综合枢纽功能,建成日照站客运设施改造工程等项目,实施铁路进港入园和联运换装设施升级改造工程,提速发展多式联运。(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日照机场,各区县、功能区)
20.大力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大力实施交通“增绿、增智”行动。加快构建以电气化铁路为主的中长途,以低排放车、新能源车为主的短途货运系统,到2025年港口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比例达到70%以上。持续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到2025年公路货运量占比较2022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推广应用低排放交通运输装备,加快建设加气站、加氢站、充换电站(桩),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公交、环卫、出租、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智慧大脑”和数据中心,推进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带动基础设施、公众出行、物流运输智慧化升级。(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县、功能区)
(三)打造综合能源协同保障基地。积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坚持油气煤并举,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五大能力,着力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协同保障基地和北方能源枢纽。
21.建设高效联动化石能源集储运体系。争取瓦日铁路增配大功率牵引机车,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政府煤炭储备和企业储配煤项目,打造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枢纽。发挥岚山油气公共管廊通道功能,加快建设日照港—新海石化等输油管道,构建面向长江中下游、中原地区和鲁北、鲁西、苏北管输体系。加快建设日照港LNG接收站,推动外输管道与青宁管道、山东天然气环网互联互通。到2025年,煤炭、原油、LNG年接卸能力分别达到5000万吨、8200万吨、300万吨,储备能力分别达到1000万吨、2000万立方米、2.4亿立方米,运输能力分别达到2亿吨、1亿吨、300亿立方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区县、功能区)
22.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确保能源安全可靠稳定供应基础上,坚持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稳步推进实施煤电机组更新改造工程,鼓励燃煤电厂采用生物质直燃耦合、煤气掺烧、余热回收等措施,提高供热能力、降低供电煤耗。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自备机组,统筹大型煤电机组建设和小煤电机组关停退出。大幅压减散煤消费,结合实际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到2025年,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达到95%。试点实施COAP等节能环保技术,推动燃煤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和烟气近零排放。建设国内领先的9H级天然气发电机组和新能源电解水制氢设施,创新采用天然气掺烧氢气发电技术,提升天然气发电清洁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功能区)
(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实施能源降碳筑绿行动,加快推进建设一批新能源重大支撑项目,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超过50%。
23.大规模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聚焦发电、储能两个方向用力。加快建设东港区海上光伏(HG40)基地、莒县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岚山整区屋顶光伏、山海天渔光互补等重点项目,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总装机3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动五莲街头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推进4个电化学储能电站、1个电解水制氢和熔盐储能电站建设,到2025年新增储能装机3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探索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模式,鼓励用电量大企业使用电储能设施调节峰谷,形成发电、供电、用电协同发展电储能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中广核莒县储能电站、高新区20GW光伏电池片研发生产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局、市供电公司,有关区县、功能区)
24.推动非化石能源多元融合发展。坚持海陆并举、多元互补,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建筑”等“光伏+”工程,创新试点建筑光伏一体化、光储充一体化,促进分布式光伏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木材废料、造纸黑液、城市垃圾、富余沼气等资源,加快推进亚太森博黑液生物质发电、光大环保垃圾发电三期等示范项目,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公平开放热力管网体系,鼓励钢铁、造纸、水泥等行业余热和生物质电厂热力上网,实现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热力综合利用和城市供暖低碳化。到2025年,力争清洁供热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供电公司,有关区县、功能区)
四、突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和修复体系,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5.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着力构建马耳山、五莲山、龙门崮中部山体生态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实施好五莲山、九仙山、日照水库、青峰岭水库等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修复。完善傅疃河湿地公园管理体制,实施湿地修复提升工程,加快河湖流域以及近海湿地等修复,推进沭河国家湿地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6%,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实施美丽海湾创建工程,加强海岸线、海湾、海岛等保护修复,实施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管控,划定海岸建筑退缩线。(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局、市水利局,各区县、功能区)
26.巩固提升碳汇功能。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强化森林抚育经营和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及林业碳汇能力。有序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强化河岸空间生态管控,大力推进增绿工程。优化海岸带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抓好岸线植绿护绿工作。探索开展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和潜力分析,加快构建碳汇计量检测、价值评价和经营开发体系。支持建设森林、海洋等碳汇创新平台,加强碳汇技术研究,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践和集成应用。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到2025年重点区域实现常态化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功能区)
(二)加强环境污染预防治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攻坚,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增加优质生态环境产品供给。
27.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出台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工业源氮氧化物等深度治理,实施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鼓励建设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源头替代示范项目。推动移动源污染管控,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测,加强重型柴油货车环保达标监管,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严格扬尘污染管控,加强施工扬尘精细化管控,强化道路扬尘综合治理,开展港口码头装卸、堆存、运输全过程扬尘污染防治。到2025年,市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34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保持稳定。(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省港口集团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各区县、功能区)
28.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陆海一体、河湖统筹、系统治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开展省定化工园区等密集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控,精准治理工业企业水污染。实施建成区“两清零一提标”建设,加快推进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袁公河流域蓄水灌溉治理、鹤河和小店河流域生态治理、东港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生活污水一体化等项目,不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基本消除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体。到2025年,国控地表水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57.1%,省控及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6.7%。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开展入海总氮超标溯源、贡献率研究分析和试点治理。加强海水养殖污染防控,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鼓励向深海拓展。实施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亲海岸段入海污染源排查整治,着力打造“无废”海滩。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9.4%。(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海洋发展局,各区县、功能区)
29.打好净土保卫战。健全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源头防控,加强空间布局管控,促进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控要求与空间用途管控有效衔接。严控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持续推进重点区域重金属减排,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施“等量替代”或“减量替代”,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新增。巩固提升农用地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排查、坚决防止污染项目向农村地区转移。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确保到2025年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不减,土壤环境质量不降。(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功能区)
(三)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持续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牢牢守住水资源安全底线。
30.构建供给充足联动安全水保障网络。加快推进傅疃河地下水库等水源项目,建设沭河拦蓄水工程、涛雒地下水库(巨峰河拦蓄工程),提高雨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和本地水调蓄能力。到2025年,新增拦蓄水2000万立方米。谋划推进陡山水库向日照调水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配合推进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融入全省水网大循环。到2025年,城市日供水设计能力达到66万立方米以上。加强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岚山浔河、五莲涓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强化行蓄洪空间管控,提升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水网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建设重点水利工程数字化运行管理平台,持续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区县、功能区)
31.全面推进节约用水。严格用水总量强度“双控”制度,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管控指标体系,制定水资源控制目标。实施高耗水企业节水改造工程,引导钢铁、化工、浆纸等行业加快推进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节水改造。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用好价格杠杆,调整城镇居民阶梯水量、水价,推进工业原水调价,对超定额(计划)用水实施累进加价制度。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推动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加快推进建设海水淡化项目,打造海水淡化基地。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6.7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5%;非常规水使用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以上,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宣传部,各区县、功能区)
(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制定出台碳达峰工作方案,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加快构建生产生活绿色化社会行动体系。
3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重点抓好冶金渣、化工渣、石材锯泥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加快推进五莲石材产业园固体废物处置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手机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积极推进工业副产物循环利用,鼓励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企业探索建设冷热联供项目。巩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成果,加快推动园区低碳建设和产业低碳转型,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聚焦重点能耗行业,强化环保、质量、技术、节能、安全标准引领,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县、功能区)
3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全域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到2025年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取得明显成效,生活垃圾无害率达到100%。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引导企业深入执行绿色采购指南。加强资源能源环境国情宣传,开展全民绿色低碳教育。(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各区县、功能区)
(五)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节能降碳领域市场化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绿色低碳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全面推动绿色产业化,带动产业绿色化。
34.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市场化机制。加快实施碳排放许可制,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开展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及建立碳排放总量认证和控制制度。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建设排污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完善有偿使用、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配套管理制度。组织重点碳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重点用能单位参与全省用能权市场交易,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节能降碳,促进碳排放权、用能权高效配置。支持东港、五莲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转型债券。(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各区县、功能区)
35.持续强化节能管理。完善节能降碳激励约束政策,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严格落实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能源消费减量替代制度,从源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碳水平。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进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和结果运用,倒逼能耗产出效益低企业整合出清。建设用好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鼓励重点用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到2025年,重点耗能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钢铁、水泥、石化等重点行业达到基准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功能区)
五、突出统筹融合协调互动,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一)高水平建设精致城市。突出精美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水平,缔造城市幸福美好生活。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
36.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编制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目标与策略,确定城市更新分类实施指引,建立更新实施机制保障。实施老城区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日照路西片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高新区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到2025年新建棚改安置房23.4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0个。积极推进以燃气管道为重点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更新改造,到2025年改造提升燃气管道30公里、雨污管网80公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超过4800万立方米。实施城市增绿行动,合理布局蓝绿空间,加快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抓好城市路网体系建设,谋划启动一批城市道路立体化改造工程。精致打造中央活力区,依托万象汇、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一批活力街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扮靓“绿线”、擦亮“天际线”,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日照中央活力区发展服务中心,各区县、功能区)
37.促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安全化。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提升行动,加快“城市大脑”迭代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旅游、智慧网格、智慧生活等应用场景,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水平。到2025年,全域建成四星级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智慧社区建设覆盖率达到60%以上。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避险、备份等设施场所,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管控,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落细城市体检制度,持续治理“城市病”问题,促进城市建设向内涵集约式转变。(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县、功能区)
38.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推进“多网融合、一网统筹”,规范网格设置和事项准入,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优化网格化智能平台应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推动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四支队伍”进社区,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各区县、功能区)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到202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
39.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协同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改造提升面积分别达到200万亩、20万亩,确保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产量稳定在85万吨。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施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稳产保供工程,积极建设“海上粮仓”。加快建设隆铭牛高端肉牛育养加工、康信高端肉食品精加工、卫岗乳产品加工园等项目。到202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稳定在52万吨,蔬菜稳定在140万吨,水产品稳定在45万吨。加快推进日照港粮食基地、五征现代农业(粮食)高产示范园等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示范园,努力保障粮食安全和物流畅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县、功能区)
40.推动现代农业绿色智慧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扎实推进“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着力争创“全国粮油”“齐鲁粮油”,着力打造“日照绿茶甄选联盟”等优质特色品牌,到2025年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达到60个。深入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生物降解地膜栽培等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加快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积极争创国家、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区)。到2025年,化肥(折纯)、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6%、10%,农膜回收率达到92%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鼓励引导农机具报废更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发展节能型设施农业。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玫瑰鲜切花基地、日照绿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东港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功能区)
41.建设美丽低碳乡村。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提高农房建设品质,保证农房建设质量。制定出台美丽乡村片区化建设工作意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推动美丽乡村省市县三级联创。到2025年,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40%以上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加快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成“百兆乡村”,基本实现5G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各区县、功能区)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绿色化、智慧化、均衡化、双向化为引领,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到2025年,莒县、五莲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8%、58.5%。
42.聚力突破县域经济。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支持“突破莒县”,同步推进“五莲蝶变”,为两县量身定制精准支持政策。强化平台引领,支持东港、莒县建设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五莲推进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岚山建设国家级“两业融合”示范区,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加强市级统筹,大力推行“双向飞地”“共建园区”等模式,支持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一号产业”培育行动,着力创建全省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到2025年,莒县、五莲县在全省县域综合实力排名比2021年分别提高10个以上位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功能区)
43.推动公共服务向县域延伸。加快推动莒县、五莲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增强县城对乡村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东港、莒县打造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典型范例,推动岚山、五莲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双向化制度性通道,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覆盖。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以莒县、五莲为重点,研究出台不同群体进城购房优惠政策,扩大平价房、长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规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功能区)
44.支持镇域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精致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水平,强化与乡村振兴、为民实事、污染防治等有机衔接,实施绿化提升、路网畅通、设施配套、镇首大集提升等工程,打造镇域建设管理特色品牌。持续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省级试点,以东港涛雒、岚山巨峰、莒县夏庄、五莲潮河等重点镇为依托,引领周边镇村组团发展,打造一批县域发展次中心。在抓好白鹭湾、巨峰等4个特色小镇规范提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镇域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重点提升发展涛雒文旅、后村通航、刘官庄塑料、招贤玫瑰、许孟铸造等特色产业,积极争创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专业镇,到2025年新创建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功能区)
六、突出全面系统整体提升,塑造改革开放创新新优势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着力在更大市场空间汇聚要素资源,持续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45.健全动能转换市场化机制。加快构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适应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推动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高效配置。实施存量土地盘活行动,扎实推进开发区“标准地”供给改革。依法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支持人力资源市场创新发展。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黄海技术交易市场等加快发展。探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水价、气价改革。整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扩大应进必进交易范围,规范开展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稳步推进工业用原水、天然气价格改革。(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各区县、功能区)
46.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支持国有企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用力,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鼓励探索搭建碳交易、碳金融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国有资产总额突破8000亿元,新增2家资产千亿级企业。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转型发展系列政策,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各种壁垒,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和交通、能源、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健全民营企业诉求处理联动机制,积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完善企业家参与决策机制,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做大。(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功能区)
47.建设高效能服务型政府。及时跟踪国家宏观政策取向,抓好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的配套和督导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推动“双全双百”工程推广应用,聚焦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事项,不断深化“一网通办”“一次办好”“一链办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着力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持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获得感。到2025年,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100%,“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数量达到80个。不断完善日照“政策通”功能,促进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实施数字机关协同提升工程,抓好“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应用,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高效协同办理。深入推进“信用日照”建设,打造“厚道齐鲁地、实诚日照人”品牌,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关键技术创新为牵引,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到2025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
48.推动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聚焦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崂山国家实验室日照海洋智能装备与演进技术平台。围绕先进钢铁、新材料、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实施省技术创新中心梯次培育计划,推进高性能液压基础件、数字化义齿智造、烟气污染物智控装备等省技术创新中心提档升级,围绕钢铁材料、木质纤维素材料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后备省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智慧交通、数字日照、网络安全、新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共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日照分院、山东大学日照研究院,探索建设日照光电技术创新平台。到2025年,力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突破160家。实行科技攻关“赛马制”“揭榜挂帅”,支持创新平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到2025年,新实施20项以上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取得10项以上填补国内省内空白重大创新成果。探索事业单位+公司制、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多种新型运行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争取一批高校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户。到2025年,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到40家,其中省级28家。开展孵化载体扩规提质行动,实现区县国家级孵化载体全覆盖,省级经济园区省级孵化载体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功能区)
49.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10条重点产业链需求,统筹配置平台、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梯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000家、1500家,培育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等优质中小企业80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实现突破。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投入增长制度。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推动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环境与中小企业共享共用,着力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功能区)
50.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深入实施科技重点人才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引进模式,对顶尖人才定制“一人一案”引才方案,实行“一人一策”全方位保障。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深入实施“日照英才”、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打造“阳光惠才”品牌。通过事业育才、政策聚才、柔性引才等模式,重点扶持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人才集聚节点。到2025年,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300个、创新人才1800名。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曲师大、济医、山外、日职等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日职新校区、山外西校区、日照科技职业学院、日照康养职业学院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加快培育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技术人才队伍。推动“城市+大学”深度融合,支持驻日照高校建设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青年创新信贷支持,搭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人才价值化资本化股权化有效途径。(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功能区)
(三)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新优势。积极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RCEP等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走在全省对外开放前列。到2025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500亿元。
51.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依托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加工、服务等产业,拓展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务,建设国内精品综合保税区。参与创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持续优化外贸结构,巩固提升传统货物贸易优势,实施出口品牌、服务贸易培育工程,扩大机电、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出口。做大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积极发展众包、云外包等服务外包新模式。大力引进外资,用好“选择山东”、儒商大会等平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境外投资质量效益。到2025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进出口过亿元企业分别突破1400家、120家,实际利用外资突破8亿美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功能区)
52.推进全领域区域合作。服务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围绕打造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和大宗商品进出海骨干通道,协同沿线城市共同加强铁路物流园、无水港建设。抢抓冯红铁路建设机遇,积极抢占动力煤市场份额,打造榆林乃至内蒙等地区便捷煤炭出海通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常态化开展沿黄城市对接招商,定期组织煤焦会、招商洽谈会等活动,大力招引矿石、木材、油品贸易和储煤、混矿等企业落户。加强区域协作联动,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联动鲁南经济圈、协作淮海经济区,全面推进设施互联、产业协同、开放共建、生态共治、文旅互融。积极对接长三角产业和创新梯次转移布局,全力引进建设一批生产基地、生产中心项目。积极融入青岛都市圈,立足青潍日一体化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异地共享,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省港口集团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各区县、功能区)
七、突出文明幸福和谐平安,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连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5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大力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强化典型选树,做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选树宣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太阳文化、海洋文化、莒文化等内涵,大力传承和发展吕剧、茂腔、周姑戏等地方戏曲,积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国潮产品,打造“日照文化”特色品牌。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城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尧王城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54.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工程,力争推出一批体现日照元素、展示日照形象的文化力作,努力争创国家和省级文艺大奖。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推进市文化馆升级改造,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依托城市书房、剧院等平台,广泛开展全民阅读、艺术普及、群众性原创小戏小剧创作展演等活动,培育打造“阳光阅读、书香日照”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举办好中国音乐小金钟、群众合唱艺术节等文艺展演活动,鼓励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区县、功能区)
(二)改善提升人民生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55.促进居民就业和增收。制定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完善共同富裕政策体系,实施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十年“双倍增”行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鼓励支持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创业。提高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各类社会群体灵活就业。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3万个。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8.64万人。大力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发挥慈善等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市残联,各区县、功能区)
56.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计划,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以上,普惠托位占比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新改扩建小学12所,义务教育九年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持续推进课后服务、集中配餐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提升县域高中发展水平,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实施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区县、功能区)
57.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日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照分院、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到2025年创建3个以上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90%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提升标准,40%以上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五个全科化”创新服务模式,到2025年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加快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推进实施一批“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项目。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升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服务质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城镇全域创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8平方米以上。(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功能区)
58.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生育成本政府、社会和家庭共担机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持续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72个,争创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基本养老、普惠养老、互助养老服务,支持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建设尊亨康养文旅基地、五莲颐养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增加更多适老服务设施和人性化服务产品供给。推进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行动,到2025年所有社区配建达标率均达到100%,城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服务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妇联、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功能区)
59.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企业(职业)年金政策,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配合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落实重特大疾病和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健全完善门诊保障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益。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分类实施社会救助,确保“应救尽救”。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加快完善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功能区)
(三)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日照。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塑造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环境。
60.筑牢发展安全屏障。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全面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资源、海洋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协同处置指挥体系。密切关注隐性风险点,积极应对新兴风险。(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61.确保经济安全运行。加强重要经济指标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盯紧产业、投资、消费、财税等重点领域,健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机制。深入推进“金安工程”,有效防范化解企业债务、政府债务、地方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完善能源供应应急预案,提高重点领域、区域和季节煤电油气运综合保障能力。加强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建成日照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综合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提升应急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日照银保监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62.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救治和医药资源保障水平。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实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全覆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坚决防范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推进“食安日照”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责任单位: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食药安委成员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八、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落实中央“六个统筹”工作要求,确保贯穿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各环节,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能力。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本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建立市领导同志牵头的专班推进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强化工作职能,加强工作力量,负责政策研究、产业引导、项目谋划、督导落实等工作。各区县、功能区健全完善相应工作机制,构建统分结合、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协调推进体系。(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功能区)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区县、功能区和各部门、各市属企业等同步制定本区域本领域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年度工作任务。围绕科技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标准化创新发展等领域,加强与国家和省直部门衔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强化市场化政策工具,鼓励财政金融协同发展,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与土地、价格、生态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形成合力,引导更多资源要素集中集聚。设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实行集中遴选、动态调整。鼓励开展国家、省试点,进行集成创新和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进整体突破。选择有条件的区县、功能区、园区、企业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日照银保监分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三)及时跟踪问效。构建监测、评估、考核、督查闭环工作链条,配套建立统计评价体系、目标指标体系,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工作重点,用好用活督查考核结果,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强化目标指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监测,加强总结评估,对推动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区县、功能区和市直部门,在资金、用地、能耗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依规依纪追责问责。建立健全最佳实践、先行示范展示推广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突破争先。(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单位)
(四)营造浓厚氛围。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深度报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亮点特色,不断增强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注重发现和总结典型,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各方智慧和力量,用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智库平台等智力资源,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功能区)
-
日照五莲县委书记马维强慰问疫情防控值守人员2024-08-19
-
日照: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堤坝2024-08-19
-
日照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开采总量控制在4500万吨以内 采矿权总数量控制在70个以内2023-02-06
-
河南省2023-2024年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方案2023-01-31
-
日照政府公布2023年城建计划!包括多项环保工程!2023-01-31
-
江苏礼德铝业拟在邹平投资建设年产32万吨新能源太阳能电站用铝合金材料项目2023-01-18
-
2983万!清源股份收获特变新能源光伏支架大单2023-01-18
-
安泰新能源品牌升级——一场“看不见的发布会”2023-01-18
-
国能山东青州东虹博凯新能源项目EPC工程一期顺利并网发电2023-01-15
-
格尔木初开新能源乌图美仁50MW平价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2023-01-15
-
河南2022年4月新能源电厂并网运行管理结算公布2023-01-15
-
铜陵市晨华新能源投资建设的90MW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2023-01-15
-
新疆电力落实疆内新能源电价补贴电量已达2.28亿千瓦时 补贴资金612.22万元2023-01-14
-
西北电网单日新能源发电量 占比达40%2023-01-14
-
甘肃电网单日新能源发电量首超3亿千瓦时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