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2019年硅产业大事记:多(单)晶硅成为行业亮点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3-01-14 11:03:10
热度:

2019年硅产业大事记:多(单)晶硅成为行业亮点2019年以来,我国硅产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行业龙头企业扩张带来的压力显著增加,企业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消费放缓与

2019年以来,我国硅产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行业龙头企业扩张带来的压力显著增加,企业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消费放缓与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全年硅行业整体弱势运行。与此同时,2019年硅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持续调整优化、高质量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我国硅产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0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行业健康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鼓励行业相关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引导企业健康发展,2019年8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原材料工业行业规范(准入)条件管理相关废止文件公告》(2019年第30号)。硅业分会积极配合工信部进行硅产业调研,并在原材料工业司的指导下,完成《工业硅行业自律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2019年,四川省德宏县淘汰6300KVA工业硅矿热炉,产能约7万吨/年,湖北省淘汰低效工业硅产能12万吨/年,甘肃省和青海省各淘汰工业硅产能0.5万吨/年。

同时,2019年12月6日,工信部公告拟撤销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名单(第三批))中,江西赛维、昆明冶研、四川瑞能、旭阳雷迪、海润光伏、天威英利、常州顺风等多家多晶硅、硅锭、硅片企业被列其中。

02龙头企业加速扩张、强强联合促进产业发展

尽管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一些落后、低效产能不断退出市场,但是我国硅产业龙头企业仍在持续扩张产能,同时多晶硅光伏产业已逐步开启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模式。

首先,硅产业龙头企业仍在持续扩张产能:1、新安年产10万吨工业硅项目计划于2020年中期正式开工建设;2、合盛硅业拟在云南建设8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含配套 80 万吨工业硅、50 万吨煤制有机原料)及硅氧烷下游深加工项目;3、大全新能源3.5万吨/年4A高纯硅料项目投产并达产;4、东方希望12万吨/年世界单套产能最大多晶硅项目试车一次成功;5、2019年隆基投资近300亿扩87.25GW产能;6、中环股份投资90亿元打造25GW全球最大的高效单晶硅生产基地;7、四川晶科单晶拉棒、切方二期5GW项目成功投产;8、协鑫铸锭单晶8GW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隆重举行。

同时,行业内逐步开展强强联合模式,如隆基与通威强强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威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保利协鑫追加投资,与中环共同打造50GW单晶基地、大全新能源与晶科签署2.8-3.6万吨多晶硅供应协议。

03 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企业寻求绿色发展

近年来,硅产业发展一直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企业大力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管理,环保部门常态化在线监测。同时,企业在绿色研发方面一直不断探索,贯彻硅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全行业的绿色发展。目前,在国内工业硅企业中,包括合盛硅业、永昌硅业、四川鑫河、四川金洋康宁等多家企业已经应用脱硫装置,可有效减少硫排放90%以上,而且越来越多工业硅企业正在应用脱硫脱硝装置;在国内多(单)晶硅企业中,新特能源、江苏中能、亚洲硅业、四川永祥、内蒙古盾安、隆基、协鑫、环太等多家硅企业获得工信部绿色工厂的称号。特别是现在的多晶硅企业厂区洁净,环境优美,物料闭路循环,污染问题已然杜绝。

04中国继续引领全球硅产业发展

截止2019年底,我国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分别为480万吨/年、45.2万吨/年和115GW/年,各占全球总产能的79.3%、68.6%和97.6%,2019年,我国工业硅、多晶硅和单晶硅产量分别为220万吨、34.4万吨和90GW,各占全球总产量的68.8%、66.3%和97.9%。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是全球最大的硅产业生产国、消费国及贸易国。在某些子行业里,中国先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成本等相关指标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开始引领全球硅产业发展。

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低迷的市场环境,海外企业也面临巨大转型压力,部分企业主动调整经营发展战略,适应市场。

环球大西洋全年下调工业硅产能共计5.6万吨:环球大西洋是海外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商。为应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环球大西洋自2018年四季度开始减产工业硅相关业务,2019年环球大西洋工业硅在产产能从年初的24.2万吨降至四季度的18.6万吨,产能下调地区涉及美国、法国、南非、西班牙等国;受环球大西洋一年来的减产措施影响,2019年美国、法国、南非等地工业硅产量同比呈现大幅下滑态势。

瓦克化学美、德多晶硅生产设施计划计提减值7.5亿欧元:对于减值的原因,瓦克称由于中国政府的多晶硅和半导体自给自足战略,减少了对海外高纯多晶硅的需求,瓦克多晶硅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瓦克预期的太阳能市场复苏尚未实现,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价格仍然很低,与此同时,中国新增光伏装机未达到预期,因此也相应地调整了未来规划。

05国内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

随着近年来国内硅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各品种的行业集中度也快速提升,整个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其中工业硅领域形成以合盛硅业为龙头,其他企业跟进的“1+N”格局,仅合盛硅业一家工业硅产能就超过80万吨/年,市场占有率超过25%。多晶硅领域已经形成了协鑫、通威、大全、新特、东方希望等大企业主导市场的格局,这五家企业的有效产能均在7-8万吨/年,产能占比达到80%。在硅片领域,单晶扩张抢占份额,多晶退守创新求生。在单晶环节中,已经形成双龙头领跑(隆基、中环)、多家企业跟进的格局(晶科、晶澳、阿特斯、上机、阳光等)。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晶硅产能共计约120GW/年,其中隆基、中环等产能超过70GW/年,占比接近60%。

06各品种供需分化、多(单)晶硅成为行业亮点

受中美贸易战、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光伏发电海外平价上网等各方面影响,2019年我国硅产业各品种供需态势明显分化,其中工业硅、有机硅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分别为220万吨和126万吨,同比减少8.3%和7.3%。需求方面,铝行业需求锐减、建筑投资低迷、海外市场需求疲软以及中美贸易战成为工业硅、有机硅消费负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多(单)晶硅产量成为硅产业发展亮点,市场供需依旧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多晶硅、单晶硅的产量分别为34.4万吨和90GW,同比分别增长32.8%和63.6%,同时,随着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滑,海外终端需求旺盛,直接带动多晶硅、单晶硅需求增长。

07产品结构快速调整升级

2019年,随着市场需求的调整,硅产品结构也呈现快速调整升级的态势,其中国内用于满足有机硅和多晶硅生产的工业硅产量占比提升至67.7%,较2018年增加2.3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单晶硅片产能规模快速扩张,下游硅片单、多晶比例不断调整,单晶用料需求逐年增加,国内多晶硅企业为满足需求,同步扩张产能,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单晶用料的产出占比。国内可供单晶用料的企业从 2018 年的十家以上减少到2019年底的8家,但各家单晶比例都已从20%以下提升到60%以上,国内单晶用料产量月占比从 2018 年初的 16.2%提升到2019年底的70.5%,多晶硅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08多项技术成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集成电路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而半导体材料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原材料,支撑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2015年首批200吨集成电路用多晶硅上市以来,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提升。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5%,是国内唯一一家量产电子级多晶硅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突破半导体用硅材料的主要标志。2019年8月14日,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电集成电路硅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揭牌成立。

2019年8月16日,中环股份新品发布会推出210mm×210mm的M12大尺寸单晶硅片,该产品表面积比M2硅片增大了80.5%。应用M12大尺寸硅片后,6×10半片组件主流功率可以达到580W,如果叠加N型技术,组件功率可以提升到615W。也就是说,M12的推出让光伏组件跳过5.0时代,直接步入6.0时代。

同时,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完成的“超冶金级(UMG-Si)短程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课题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09多晶硅价格创新低,不同品种价格走势分化

2019年,我国光伏终端装机量不及预期,同时国内新建多晶硅产能集中释放导致2019年全年单、多晶用料价格均低于同类产品2018年最低价,并一再创历史新低。其中,太阳能级单晶致密料全年均价为7.60万元/吨,同比大幅下滑31.2%,价格从年初的7.96万元/吨,下滑到年底的7.16万元/吨,跌幅为10.1%。太阳能级多晶疏松料全年均价为6.09万元/吨,同比大幅下跌39.8%,价格从年初的7.11万元/吨下滑至年底的4.51万元/吨,跌幅达到36.6%。

下游需求结构性调整导致单晶用料价格相对持稳而铸锭用料价格持续下跌,致使单、多晶价差持续被拉大,截止2019年底,单、多晶价差高达2.65万元/吨,多晶硅料价格分化日趋明显。

10硅产业循环再利用实现突破

在硅产业各品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工业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硅粉、单晶硅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硅泥,在循环再利用方面均存在一定困难。通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微硅粉和硅泥的循环再利用。其中,微硅粉可用来做建筑耐火材料,硅泥可用来做氮化硅耐火材料等。

以上技术的突破为大规模副产物循环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撑。

原标题:2019年硅产业大事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