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安顺市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2-11-28 11:01:00
热度:

安顺市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固废网获悉,11月25日,安顺市人民政府发布安顺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年是全面启动阶段,要求“无废城

固废网获悉,11月25日,安顺市人民政府发布安顺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年是全面启动阶段,要求“无废城市”相关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市场体系、技术体系与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启动推进关联产业转型升级与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重点企业、单位及社区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安顺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2022年1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安顺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委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做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安顺市成功入选。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切实推动安顺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促进安顺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充分利用、安全处置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走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道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安顺市特色资源与潜力,整体推进安顺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置和信息化监管,重点探索形成具有安顺特色的创新经验模式,为贵州省及其他地区同类型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示范借鉴。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统筹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建立健全全市“无废城市”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与监管体系。推动固体废物产生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固体废物产生密度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大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固体废物高效利用、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全周期安全监管,形成共建共享的“无废文化”氛围,增强群众获得感,推动安顺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依托“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协作城市深入交流合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二)阶段目标

全面启动阶段(2022年)。“无废城市”相关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市场体系、技术体系与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启动推进关联产业转型升级与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重点企业、单位及社区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

重点建设阶段(2023-2025年)。健全完善全市“无废城市”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与监管体系。“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类指标全面达成,“无废文化”深入推广,群众获得感增强。结合安顺市前期工作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无废旅游”模式、“无废矿山”模式、“全域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模式”“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模式”与“钡渣协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模式”等“5+X”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模式。

2025年之后,相关工作持续推进,总结形成安顺市“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典型经验与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程度。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域统筹,整体推进

“无废城市”建设着眼于安顺市全域范围,统筹城区、乡镇、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与处理能力,促进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处理与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因地制宜,明晰重点

立足安顺市实际情况,剖析“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与薄弱环节,结合安顺市产业结构特征、丰富旅游资源与良好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提出针对性准、落地性强的任务措施,重点探索构建具有安顺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

(三)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发展

推进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协同促进固体废物及其衍生大气污染物源头减量,为安顺市全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

(四)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利用

开展多类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处置,运用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固体废物全周期信息化监管,探索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新模式,开展钡化工工艺协同提升工作,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为安顺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五)坚持理念先行,广泛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全域深入推广“无废城市”理念,倡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单位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废文化”浓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确保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成立安顺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联动合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应急局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抽调人员原则上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并统一在市生态环境局集中办公。

各县(区)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辖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建立部门责任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晰工作内容,定期开展相关工作推进会议,制定季度、年度目标,有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二)技术指导保障

由企、学、研、政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同组成建设团队,政府统筹协调,企业负责设施建设和运营,高校和科研单位负责产学研结合所需要的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的研发等。技术团队参与编制实施方案,规划建设蓝图,制定利用处置技术文件,并持续指导“无废城市”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构建固体废物利用行业人才引进、培育、发展机制,为“无废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三)资金政策保障

1.申请财政扶持,争取专项环保产业基金

加强与上级发改、环保、工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健、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衔接,全力争取申请国家、省财政投资补助、债券专项贴息及银行环保专项贷款等。

申请国家财政支持。以“无废城市”为基础,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5号)等相关资金补助条款,积极加强各项相关补助资金申请。

申请省级财政支持。“无废城市”建设包括农业固体废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等,与贵州省针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项目建设目标相同,积极申请《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相关资金补助。

争取固体废物相关发展基金。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固体废物处理水平,谋划固体废物相关基金项目。基金应用范围包括各类固体废物收运处置、技术交流、宣传推广等,其中重点应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包括电台、公众号、期刊、宣传单等。

2.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入金融资本

统筹运用相关政策,对安顺市“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予以优惠支持,激发市场活力。

争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好现有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再生资源加工、各项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环节等争取实行增值税有条件即征即退。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建项目合作中利用股份合作、债券发行、前期适度补贴等模式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或是对已建成项目通过租赁、重组、转让等模式进行公私合作植入,综合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运营水平。

持续加大绿色信贷业务创新和推广力度。根据《贵州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持续加强银行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固体废物贷”“低排贷”“环保贷”等领域的相关业务,相关单位做好绿色信贷项目入库工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环保、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加强协作联动,提高“无废城市”建设中的资金信贷保障。同时定期加强银行对环保项目融资的培训,提升对环保项目发展的评估能力。

(四)文化建设保障

1.加强“无废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宣传交流

定期开展学校和企业生产、生活“无废文化”宣传交流,推进政府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加强“无废文化”建设。

推动“无废文化”从学生抓起,针对大、中、小学等学校,从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等方面,将“无废文化”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生产生活绿色化宣传为重点,提高企业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识,同时加强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将“无废城市”文化深入企业发展文化中,提高企业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贡献。以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等方式积极推进领导干部“无废城市”建设培训,充分了解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对“无废城市”建设的专业性认知。

定期向社区、家庭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无废文化”。提高固体废物绿色化处理建设宣传,有效化解“邻避效应”。积极宣传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和工艺,逐步消除公众对垃圾处理项目的疑虑和担忧,提升园区正面影响力,逐步变“邻避”为“邻利”。加强“无废文化”宣传,提高居民对“无废城市”建设参与的热情。加强居民循环经济理念,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宣传教育,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通过建设文化广场、社区广场等方式提高居民对“无废文化”的理解,对自身参与“无废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安顺全面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推动“无废城市”全民参与。小区以家庭宣传手册、宣传单、小区居委会交流学习等方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和参与度。

2.拓展信息公开通道,强化公众监督作用

拓展“无废城市”环境信息公开通道,政府官网设置环境信息发布专栏,运用实时环境信息跟踪APP,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定期更新环境信息,加大城市环境信息公开程度,提高全市群众对“无废城市”知晓率和参与度。企业定期公开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构建“无废城市”意见反馈通道,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广泛接受公众监督,认真听取公众反馈意见,通过电话、网站、微信等多种途径对与“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投诉。在企业、高校、社区等不同群体不定期召开“无废城市”建设意见反馈座谈会,听取“无废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达到服务于民的目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