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上海探路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2-08-19 11:00:02
热度:

上海探路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共同推进人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年来,部市双方精诚合作,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共同推进人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年来,部市双方精诚合作,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深度融合,在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全方位协作以及共同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产出了许多璀璨的成果。在部市合作2022年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梳理总结了10项标志性成果,既是阶段性工作总结,也为下一步深化部市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启动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根据国家总体安排,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上海市牵头承担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建设和运维任务。上海市人民政府从资金、机构及技术力量上落实工作保障,依托碳市场试点经验和金融中心优势,全力推进系统建设。生态环境部在技术、要求上加强指导,始终与相关单位保持积极沟通,完善建设工作,并适时召开专家评估会,为系统上线运行保驾护航。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一年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84.92亿元,超过全国各试点碳市场首年二级市场成交量的总和,位居同期全球主要碳市场前列。同时,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及碳定价作用,也在实践中慢慢凸显。

探索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

为切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充分发挥碳监测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服务、支撑和保障作用,生态环境部积极支持上海市作为试点城市探索开展碳监测评估工作。目前,上海市顺利完成碳监测方案编制、温室气体监测设备比对、标准规范制定等工作,为持续发挥碳监测评估在“双碳”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形成上海市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碳监测评估工作模式,为摸清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编写完成上海市碳监测比对室内实验分析报告。在生态环境部相关支撑单位的指导下,组织召开监测仪器选型专家论证会,完成相关参数及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编制完成碳监测相关标准。开展典型火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实测工作,参与编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

重大项目环评保障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市在轨道交通、能源和港口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生态环境部在规划调整和项目审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科学指导上海市深化环评改革试点和重大项目审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下,上海市环评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迅速,全面修订既有环评改革政策,发布长三角一体化改革政策,出台优化环评的政策,推出了拓宽“两证合一”试点范围、优化简化排污许可证办理、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并落地见效,为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过程保障。

生态环境部通过提前介入、简化程序、压茬推进等方式,大幅度压缩了项目审查时间。特别是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小洋山北侧作业区开发项目,生态环境部提前介入并完成专家技术审查,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出具了审查意见,为重大项目年内开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共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实现超极限状态下医废安全处置

今年3月,上海市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形势,医废激增、处置能力捉襟见肘、收运体系满负荷运转,医废安全处理处置遇到巨大挑战。在严峻形势之下,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相关司局积极提供技术。上海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医废和涉疫垃圾收运处置的豁免管理,优化调整医废应急收运处置方案,有效实现医废高效安全处置。

上海市疫情防控医废收运处置保障工作经受住了超极限状态下的疫情大考。一是医疗废物100%持续安全处置,持续建设现代化的医废处置能力,优化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布局,科学制定并动态更新医疗废物三级应急收运处置方案,保障城市运行的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底线;二是医疗废物及时高效收运处置,面对今年4月初每天400吨—600吨的医废收运量,面对峰值为1419吨的日收运量,面对连续37天1000吨的日收运量,上海市及时优化应急收运处置工作,圆满完成收运任务。同时,在精准施策基础上,逐步总结形成了医废处置“上海模式”。

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全方位协作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同和机制创新

长三角沪苏浙皖相互毗邻,生态环境问题休戚相关。近年来,三省一市联合推进了一批联防联控重点措施,区域合作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5月21日,经国务院批示同意,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成立,上海市委书记任组长,生态环境部部长任副组长,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长三角区域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工作,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在区域协同方面,生态环境部牵头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门,立足长三角实际,制定针对性政策;上海市发挥龙头作用,与三省形成治污合力,持续强化跨领域、跨部门、跨省界的联防联控。在机制创新方面,上海市积极会同江苏、浙江以及示范区执委会,利用好一体化示范区试验田,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制度的重点突破,开展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创新。

推动一体化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同划分

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曾经是“分而治之”状态。2019年,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上海市与浙江省启动了共同优化调整水源保护区以及跨界协同保护工作。

2021年,在生态环境部的协调和指导下,上海市与浙江省共同启动了示范区范围内水源保护区协同划分工作,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突出共保共建,更加系统完整地覆盖一级保护区范围,上海市将部分水域及岸线提升为一级保护区,做到“应保尽保”;突出科学精准,同步按照统一方法计算二级保护区边界,保证边界衔接一致;突出区域协同,准保护区范围向上游延伸,在江苏省境内新增约5平方公里的准保护区范围,强化区域协同和联合防控力度。

目前,三省一市均已分别完成审批流程。以此为契机,生态环境部指导编制全国首份跨省域的示范区跨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同划分方案,为国家其他毗邻地区提供试点示范。

做好秋冬季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把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秋冬季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部市合作的重要事项之一。在充分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继续精诚合作,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及苏浙皖三省,落实上海市主体责任,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部市双方联合组建现场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上海市编制完成区域协同保障方案,形成“1+4+X”的保障体系,聚焦重点污染物、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落实科学精准的保障措施。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进驻上海,全程参与保障工作,每日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研判空气质量形势,跟踪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调动国家及三省一市环境执法队伍,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2021年11月1日—10日,进博会期间,上海市空气质量全面优良,刷新了同期AQI最低值、优级天数两项记录,给国内外参展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共同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生态环境部相关支撑单位根据青浦区、金山区的特点及现状,多次开展现场调研,研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指导青浦区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开展建设,助力金山区把握“南北转型”契机,推进相关工作。

在统筹指导下,青浦区充分发挥示范区机制创新和改革集成效应,在推动生态协同治理、制度创新和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山区漕泾镇挖掘“两山”转化路径,总结凝练了漕泾镇水库村乡村振兴、现代富民渔业等一系列优秀的“两山”转化典型案例。

2021年,青浦区、金山区漕泾镇分别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试点示范

聚焦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021年9月,上海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通知》,针对园区、企业、街镇、社区(村居)、楼宇等不同类型对象,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试点示范工作。

此次尝试探索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目前,上海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试点示范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园区层面,形成了一批城市更新带动园区转型服务社区复兴的样本,探索了一批智慧化监管、多元共商共治的有效模式;在企业层面,形成了一批绿色尖端制造、社会责任卓越的样本,探索了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数字监管的模式手段;在街镇和社区层面,不断创新、深化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应用,积极探索绿色共同体、自治组织、联席会议等各具特色的多元共治模式;在楼宇层面,树立了楼宇全过程、多方位绿色管理与服务的标杆。

总结推广上海人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上海市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始终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与特点,积极探索“两山”(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两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深度融合与实践。

上海市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征的现代环境治理的新路径。

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上海市汇编总结了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探索与实践(综述篇+案例篇)》。综述篇总结了上海市围绕“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主线,着力做好环境容量的“加法”、污染排放的“减法”、绿色发展的“乘法”以及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的“除法”,实现从补短板到提品质、从重点治理到综合整治、从重末端到全过程防控的转变。案例篇遴选出100个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为其他地方提供经验借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