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IIGF观点 | 湖南省低碳转型潜力分析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1-07-20 11:01:26
热度:

IIGF观点 | 湖南省低碳转型潜力分析碳中和 低碳经济 湖南大气网讯:在“30·60”目标的指引下,湖南省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本省“十四五”宏观规划,低碳绿色转型势在必行。本

碳中和 低碳经济 湖南

大气网讯:在“30·60”目标的指引下,湖南省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本省“十四五”宏观规划,低碳绿色转型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从低碳产业基础建设、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方面对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然后从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方面阐述湖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本文还分析了湖南省低碳发展所具备的潜力和动能,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30·60”目标后,国内多次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均把碳达峰与碳中和作为2021年乃至“十四五”时期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位于我国华中地区的湖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推进本省工业结构改革,注重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发展,为全省整体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宏观规划后,湖南省还通过集中布局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低碳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政府重大绿色项目投资,扶植地方优势绿色产业等政策,逐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低碳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湖南省低碳转型的发展潜力与动能,提出优化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旨在促进湖南省绿色转型发展。

一、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湖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大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在我国首次提出“30·60”目标后,国内多次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均把低碳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额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湖南省紧随国家政策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宏观规划,并研究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在低碳产业基础建设、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布局。

(一)低碳产业基础建设

目前,湖南省积极推进低碳产业的基础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低碳、高效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以中联重科、远大集团等为主的绿色、高效企业正在不断壮大。

在绿色产业方面,湖南省“十四五”期间的绿色低碳发展布局主要围绕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两项目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交通。湖南省计划通过深度挖掘水电,规模化布局风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发展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和地热能,稳步推进氢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并通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最终降低火电比例。而湖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及零部件制造、绿色技术和生态环境产业,其中绿色建筑是湖南省较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

(二) 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2021年1月,湖南省人大通过《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的任务及“十四五”期间湖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的关键指标。湖南的碳排放达峰行动规划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牵头,会同发改、工信、住建、交通等部门共同推进落实。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计划2021年内全面摸清全省二氧化碳排放状况、发展趋势和峰值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全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达峰行动方案。在2021年3月召开的工作会上,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表示《湖南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工作方案》已上报湖南省政府。

(三)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湖南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第二产业长期以来都是省内的支柱产业,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积极推进省内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

图 1 2016年和2020年湖南省三大产业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20年湖南省三大产业占比由2016年的11. 5% : 42.2% : 46.3% 变为10.2%:38.1%:51.7%,第三产业比重在“十三五”期间增长了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湖南省“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7.6%,远超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省内产业结构明显向第三产业转型,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二、湖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位于我国华中地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虽然比沿海城市迟缓,但也正在大跨步地迈入高速发展期。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作为国家重点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30·60”目标的基本途径,更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战略发展理论。湖南省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宏观规划,把绿色、低碳、发展贯彻到实践中,但在实现过程中又将面临着发展难题。

(一)能源短缺问题

湖南省地处我国长江中游,地域辽阔但人均能源储备不足,破解能源短缺难题一直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目标。据《湖南省能源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煤炭资源储量6.51亿吨,而2019年湖南省消费煤炭1.26亿吨,本省产量仅1375万吨,能源消费高度依赖外部输入。如下图所示,湖南省煤炭消费量在2017年迅猛增长,增长率达到8.4%,随后几年增长率维持在0.8%左右,预计今后几年煤炭消费才可以达峰,这也意味着湖南省对煤炭资源的消费更加依赖外部输入。

图 2 2015-2019年湖南省煤炭资源消费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湖南省能源发展报告2019》

近年来为了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湖南省政府连续关闭退出落后小煤矿,仅2019年分三个批次关闭煤矿49处、退出产能424万吨/年,煤矿数量由2017年的284处降到2019年的128处,2020年又关闭煤矿33处,导致湖南省电煤超过80%需要靠外省输入。而电煤从外省输入又受到电煤供应地区、电煤价格、运力安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湖南省内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给湖南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也是2020年底湖南部分地区“拉闸限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产业结构模式问题

2020年湖南省GDP为41781.49亿元,首次突破四万亿大关,全国排名第9位,经济增长总量和实力不断提升。虽然近年来湖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然而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湖南省经济增长更多的是建立在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据湖南省2020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所披露的数据,2020年湖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28.5%,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11.7%,对于能源相对缺乏的湖南来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业人员方面,湖南在近年来经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己经形成了“三二一”的发展局面,但各产业从业人数排序却是“一三二”,表明湖南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仍有很大偏离。以2019年为例,占全省劳动力38.4%的第一产业,只创造出经济总量的9.2%;而占全省劳动力39.5%的第三产业,却创造出了53.2%的经济总量。表明湖南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有很多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的人均产值随从业人员的增加也同步增加,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未饱和,仍有进一步吸纳从业人员的空间,同时也意味着产业结构绿色化进度可以加快,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还可以降低。

各产业发展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生产率偏低,表明湖南第一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农产品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农作物生产还没形成规模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较低。第二产业虽有稳步发展,但工业绿色化程度不够,湖南老工业基地众多,产业绿色升级还较慢。第三产业近年来年间有长足发展,但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也只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仍有上升空间。

(三)能源消费结构问题

湖南省作为中部发展大省,长期以来都是依靠第二、第三产业推动省内经济增长,但是能源匮乏且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又阻碍了经济的增长。湖南省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类型,煤炭在湖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关键地位。

湖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发布的《湖南省能源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湖南省2019年煤炭消费量1.26亿吨,同比增长0.8%,预计将在几年后达峰;天然气消费37亿立方米,人均用气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同比增长6.4%;石油消费1860万吨,同比增长0.8%。这三类化石能源在消费过程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是近年来湖南省经常发生雾霾和其他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 技术创新能力问题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发展,主要是依靠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不断提升能源的利用率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尤其要注重在能源的利用上,提升对于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逐步降低石化能源的消耗。提升研发、开采技术和创新能力又是解决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对于沿海省份的核电、风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的发展,推进对于中部省份的清洁能源建设,国家对于沿海省份能源研发技术的投入也比中部省份大。

规模工业中,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占比由2016年的53.4:42.0:4.6,演变为2019年的45.2:36.8:12.0。其中,火力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降低了8.2个百分点,呈显著下降趋势,水力发电占比降低了5.2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占比提高了7.4个百分点。虽然湖南省初步形成了能源多元化供给格局,但大部分水电、新能源机组调节能力差或缺乏调节能力,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此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推动储能技术发展势在必行。

三、湖南省低碳发展具备的潜力和动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就开始推进本省工业结构改革,注重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发展,为湖南省整体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湖南省第二产业科技转型效果明显,第三产业相对发达,解释了湖南省较低的碳排放强度。此外,湖南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比高,能源结构在全国范围来看相抵绿色化。迈向碳中和的路径上,湖南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目标,并保护本省经济发展受较小冲击。

(一)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制造绿色化

2020年湖南省GDP为41781.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0.4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7.6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03.36亿元,增长2.9%。相较全国GDP产业结构,湖南省GDP中第一产业占比较高,而第三产业GDP占比略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省第二产业GDP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同时第二产业的高新科技化则将在转型期间仍将有力支撑湖南省地区GDP表现。

图 3 2020年湖南省与全国产业GDP结构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财大绿金院整理

近年来,湖南将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作为落实生态文明精神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制造强省的重大任务,积极推进和创新,初步建立起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一是绿色制造载体建设成绩突出。截至2020年,认定省级绿色工厂158家,认定省级绿色园区15家,认证两型工业企业104家。二是绿色制造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亮点突出。制定了《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 2016—2020 年)》、《湖南省绿色制造工程专项行动方案( 2016—2020 年)》、《湖南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省级层面的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三是绿色制造的知识体系运用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平均年下降率超过5%,累计降低幅度达20%,节约标煤约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万吨,直接节约能源费用150亿元。

(二)碳减排压力较小,碳汇潜力较高

2018年湖南省碳排放总量达305.97 MtCO2,位居全国第13位,占全国排放量的2.91%;得益于湖南省较高的可再生能源消纳率,2018年湖南碳排放强度仅为0.84吨CO2/万元,排名全国第10,对比之下,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为1.17吨CO2/万元。在2012-2018年间,全省碳排放强度呈现良好的下降趋势,经济发展均衡,与碳排放量呈现一定脱钩关系。

图 4 湖南省历史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

如下图所示,湖南省前十大排放源中第二产业排放大约占地区总排放量的65%,在电力、蒸汽和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排放量占比显著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于全国,前十大排放源中来自第二产业排放占比高达80.11%,湖南省的低碳转型将面临相对更小的减排压力。而且湖南省较低的碳强度意味着,结构转型和减排行动对于经济发展的损害也相对较小。

图 5 2018年湖南(左)与全国(右)碳排放量前十大产业

资料来源:CEADs,中财大绿金院整理

湖南省较低的碳排放与碳强度表现主要得益于水电消纳。2019年,全国包含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1993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27.5%。而湖南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水电资源已开发95%以上。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44万千瓦,占比36.8%,水电装机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但水电机组调节能力较差,受季节性尤其是夏季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和冬季枯水期的影响较大。

2020年12月,自然资源部公布,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同期湖南省林业局公布,湖南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9.96%,比上年增长0.06%,活立木蓄积量达6.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9%,同时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1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13%。相较于全国森林覆盖水平,湖南省的绿化优势明显,具备较高的碳汇潜力。

(三)低碳政策相继出台,节能效果显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为响应国家能耗双控要求,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湘政发〔2017〕32号)和《“十三五”市州人民政府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湘发改环资〔2017〕1182号),给出了具体量化打分体系,并将全省能耗双控的目标分解细化到了下属县市级单位,全面启动区域节能评估审查工作,落实重点行业单独节能审查制度。自“十三五”开展能耗“双控”工作以来,湖南省共有109个项目通过评审,节约标准煤7.61万吨。

从企业层面来看,为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环资[2017]1909号)和《关于发布“百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9]351号)等文件要求,确保全省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以及能耗“双控”目标的完成,工作湖南省公示了本省27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双控”目标,除了按年均能耗划分的发电企业、钢铁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等,还对在校生3万以上的高校单位给出了千克标准煤/人的能耗强度控制目标。湖南省工信厅《2020年全省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中又提出展开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要求,计划完成200家以上重点耗能企业专项监察,完成100家左右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诊断。推动节能监测能力建设,升级现有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等多项工作。

在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和湖南省的积极响应下,“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累计下降18.47%,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任务。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显著降低,吨钢综合能耗、火力发电供电标准煤耗、吨水泥综合能耗等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均有大幅下降。在能源消费集中的建筑业方面,2018年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158.62千克标煤/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6.74千克标煤/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四)生态补偿制度持续深化,环境质量提升明显

湖南省生态补偿实践起步于森林生态补偿领域,后逐步扩展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等方面。如2019年湖南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共同制定《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将在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干流和重要的一、二级支流,以及其他流域面积在18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建立水质水量奖罚机制、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此外,其他的生态补偿实践还涉及到农业生态补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补偿、大气环境资源补偿以及其他方面的生态补偿等。

湖南省作为生态补偿制度的积极探索者,或成为该制度的受益者。在“十三五”期间,湖南省森林覆盖率由59.57% 增加到59.96%,增长0.3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5.05亿立方米增加到6.18亿立方米,增幅22.38%,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如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是林地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湖南省湿地保护率由 72.5% 增加到 75.77%,增加3.27个百分点,其增加的原因是一方面,通过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等各项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湿地生态环境实施项目补偿;另一方面,以湿地保护奖励、湿地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形式对南洞庭湖、水府庙等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实施资金补偿。

四、优化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湖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正所谓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湖南省想要如期实现“30·60”目标,就必须加大绿色低碳社会的建设力度,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我国最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里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倡议,主要倡导人们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对于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省来说,资源相对匮乏,清洁能源的可利用程度低阻碍了省内经济绿色发展。毫无疑问,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可以在短期推动低碳经济增长,然而只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有效降低低碳成本,从根本上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省内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可以不定时对于省内企业进行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监测,对企业实行必要的奖惩措施,推动本土企业朝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二)加快省内产业升级

当前湖南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省内第二产业的高新科技化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就是工业化的生产水平,传统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省内低碳经济的建设,只有不断优化第二产业的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水平推进优势传统产业向低碳社会方向发展,加快产业的转型才是构建低碳经济的重点所在。努力发展省内新型绿色产业,不断提升现有技术水平,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政府应加大对省内新型绿色企业的创新和企业技术革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各种产学研活动,与地方高校深入合作,实现节能、绿色、资源循环等技术的提升。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产业结构迈向绿色、健康的保证,政府要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市场环境,并且运用合理有效的政府手段和技术支撑推动传统服务业的优化,加快文化创意服务的发展,构建行之有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

(三) 创建高效的绿色体系

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经普遍被大众所接受。标准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又为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湖南省正在积极构建新的低碳社会体系,但距离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从制定到完善绿色低碳体系都是由政府部门单独完成,并且审批程序复杂且耗时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成立相关的低碳工作小组,吸纳群众的建议制定相关的条文,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提议,要做到分工明确、统一管理、及时公开,实现低碳经济新体系标准化统筹。最后,形成一套新的绿色标准体系,解决企业间、公民间长期以来在低碳经济体系产生的纠纷,并且切实保障体系出台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四)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湖南省要加大低碳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水平。一是要提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提高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的技术创新能力,改变对于运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生产生活的方式,加快省内湘电、远大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升级;二是提升省内绿色制造的竞争优势。随着湖南省绿色制造的崛起,一大批省内优秀绿色制造企业开始走向全世界,以电动牵引、电动车制造为主的株洲中车集团、时代电子等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政府应积极起到引导作用,提供相应资源平台供企业学习,发挥优势企业的“溢出效应”,提升全省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三是实现校企合作,提升研发水平。湖南省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强省,省内高校众多,湖南省应提供多渠道、多方式促进校企合作,形成一套以校园为研发、企业为实训的联创低碳研究机构,不断健全低碳技术的研究体系,提升低碳技术的创新水平,为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科研支撑。

(五)强化低碳经济的资金保障

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作为保障。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绿色经济发展的国家,其低碳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其专门成立的绿色投资银行致力于推动国内绿色经济的长远发展,加快国内经济绿色化转型,是全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典范。湖南省作为经济大省,在推动省内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于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虽然近年来,湖南省长沙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相关绿色金融基金,但是其资金规模远不足以推动整体的经济转型。绿色金融支持对于省内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湖南省应成立相关的专项资金或者积极招商引资投放到省内绿色产业中去,积极倡导和鼓励地方低碳绿色产业的发展,迎合国家正在建设的“一带一路”项目政策,充分利用多边基金、相关国际环境基金等资金渠道来发展绿色产业,不断吸引外资来湘投资,并且按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管理。对于绿色低碳产业投资项目,政府应给予宽松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活跃在社会中的资金流入到生产绿色产品中,为省内的绿色低碳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