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调研报告|陕西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1-02-27 09:02:39
热度:

调研报告|陕西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焚烧发电厂固废网讯:陕西铜川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到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召开了座谈会,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住建局、

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焚烧发电厂

固废网讯:陕西铜川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到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召开了座谈会,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新区管委会、新区部分社区、铜川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随后,查阅了铜川市关于垃圾分类的有关文件,研究了外地市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大量资料,就有关细节问题与城市管理执法局同志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

一、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铜川市连续开展创文创卫等工作,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垃圾分类工作才刚刚起步。

(一)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产生量。铜川市行政区域总面积约388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6万人,现建成垃圾处理场3个、再生资源加工基地1个,3个垃圾处理场均以填埋方式处理垃圾。根据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提供的数据,2017年,全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15.95万吨,较上年增长0.32万吨,增长率为3.03%。按照这一增长速度,推算可知,到2020年底,铜川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保守估计将达到17.44万吨,每日产生生活垃圾477吨,人均日产生活垃圾0.55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公斤/人.日)。生活垃圾的构成:5.8%为纸类垃圾,7.5%为塑料垃圾,0.6%为金属垃圾,0.8%为纺织物,2.6%为玻璃,这些都属于可回收垃圾,其他为不可回收垃圾。

(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与西安、咸阳相比,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晚,但正在迅速推进。一是完善领导机构。2020年3月23日,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铜川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全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由分管副市长召集24个成员单位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了《铜川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结合总体推进方案出台了各区推进工作方案、宣传工作方案、减少一次性用品工作方案等18个配套方案和2个办法,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正在按程序进行技术审查。三是开展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工作。铜川市新区被列为全省9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之一。9月3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铜川市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省级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双组长的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省级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协助新区管委会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新区枫林小区、朝阳小区等25个居住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小区建设,配置分类投放设施,设置宣传栏,开展入户宣传,实行分收分运。按照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特色模式,对新区35个小区再生资源回收屋进行了改造提升,通过“爱分类”APP、电话预约上门收取等方式,方便了市民投放大件垃圾。完成了街面果皮箱样式征集工作,已在正大路、城市运动公园更新安装三分类果皮箱120个。四是突出公共机构示范引领。出台了《铜川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和《铜川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细则》,在市委、市政府、市政务中心等公共机构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共机构试点建设。7月3日,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全市90余家市级单位开展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培训。截止目前,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全市287家单位。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工作。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共青团志愿者等宣传监督队伍,开展了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四进”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设了生活垃圾分类专栏,刊发各类宣传稿件、宣传标语,编制发放了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科普手册、投放指南、指导手册等相关宣传资料4万余份,不断提高市民的分类意识。加强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专题化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并通过设立宣传栏、开展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等多样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推进较为缓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垃圾分类投放及处理设施亟待加强。在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着分类投放设施点位摆布不够合理,数量偏少,没有达到全覆盖。垃圾前段分类、中间环节利用、后端无害化处理体系尚未建成,前分后混、混运混埋严重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分类知识缺乏。现有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宣传工作注重了氛围营造,实效性不强,社会公众还没有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功能,普遍还没有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自主意识和生活习惯。推进垃圾分类,群众参与度、分类准确率不高。

(三)垃圾分类投放引导监督不够有力。限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分类投放监督员功能发挥有限,对随意投放垃圾现象的引导和监督不足。

(四)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一方面可回收垃圾占比较低,一方面缺少具备相应资质和处理能力的企业,全市仅安泰公司一家具备一定的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其处理全市垃圾尚有较大困难。全市整体垃圾资源化率偏低,没有能够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

(五)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备。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这一具有基础制度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尚未出台,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分类标准模糊,执法难度大等现实问题。以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基层机构为中心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三、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十四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更是明确了在城市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要求。2020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确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原则。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今年11月10日,铜川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下一步将面临创文创卫双复审。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开,其必将被纳入今后创文创卫复审内容。垃圾分类不单单只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一场革命。硬件设施的完善也许我们咬咬牙,在一两年之内就可以实现,但人们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像抓创文创卫一样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党政齐抓,抓住不放,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习总书记有批示,中央有要求,法律有规定,部委有部署,群众有需求,保“卫”保“文”有必要,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一件政治任务,将其纳入“十四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顺理成章。在纳入“十四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推动垃圾分类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加快省级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力度,逐步推动全市垃圾分类的全覆盖。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覆盖范围,不断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和资源回收利用,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尽快建立完善有关制度。结合铜川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尽快制定出台《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增强工作合力。并根据管理办法实施情况,加强立法调研,适时开展相关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制定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全民参与,切实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积极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意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行动的原则,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立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基层一线,向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宣传相关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增强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的思想认识和观念改变。

(四)加大财力保障力度。要整合财力资源,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础设施的科学配备,不断完善垃圾处理全链条的硬件设施,加快末端处置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使其尽早投入使用。政府应投入的应尽快投入,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的要挖掘政策潜力。

(五)强化垃圾分类投放的引导和监督。结合全市基层治理的网格化管理,选强配齐垃圾分类宣传监督员,加强培训、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垃圾分类投放的现场引导和监督管理。

(六)加强对再生资源收购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再生资源收购企业的支持,逐步推动实现经营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提高垃圾处理资源化率,实现垃圾资源的有效回收、有序流动和充分利用,尤其是加强智能化管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运输智能化监管平台,夯实相关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