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2020年青岛再生水用量达到2.6亿立方米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1-02-02 09:01:44
热度:

2020年青岛再生水用量达到2.6亿立方米再生水 污水资源化 青岛水处理网讯:汩汩清澈的水流从补水点管道中涌出,沿着河道一路奔流而下,两岸林木郁郁葱葱,自在的水鸟、欢快的鱼儿不时掀

再生水 污水资源化 青岛

水处理网讯:汩汩清澈的水流从补水点管道中涌出,沿着河道一路奔流而下,两岸林木郁郁葱葱,自在的水鸟、欢快的鱼儿不时掀起涟漪。即使隆冬时节,走在李村河、张村河、海泊河等城市河流两岸,也能看到如此灵动的如画美景。

“管道里流出的是再生水,如今主城区河道的景观用水都是再生水,每天使用20多万吨。”青岛水务集团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存礼告诉记者。

去年全市利用再生水2.6亿立方米,其中河道总补水量达到2亿立方米。我市河道属季节性河道,水体纳污能力低,通过持续补水,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河道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然清晰可见。

正是有了这些河流治理的“打版打样”,今年城阳区将“五水绕城”生态环境提升中水回用工程项目提上建设日程,将为墨水河等五条河流河道提供补给用水,实现清水润城。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青岛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水变废为宝,既缓解水供需矛盾,又改善水生态环境,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注入新活力,城市河流“喝”上再生水

住在南旺小区的65岁居民王崇云祖辈依河而居,每天吃过晚饭后,他都会和老伴一起来到李村河边的莲花池广场“敲锣打鼓扭秧歌”,眼见着门前的这条臭水沟一天天变身为常年流水潺潺、水清岸绿的生态幸福河,如今打开窗户就能看见水光潋滟、荷花映日的美景。

李村河是流经青岛市区最长、支流最多的河流,自东向西穿越李沧区全境,蜿蜒注入胶州湾,全长约17公里,流域总面积约52.3平方公里,是青岛主城区最大的水系,也是主要的行洪、泄洪河道。然而这条青岛市民最熟悉的河流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污水横流、臭不可闻。近些年来,通过截污、防洪、生态修复、蓄水、景观环境建设等持续综合整治建设,李村河如今已成为青岛市内最大的河道生态公园。

然而李村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尤其在旱季时中下游河道内缺少流动水,甚至时常断流,导致河中存水极易变质,影响生态环境。所谓流水不腐,就是因为再生水的注入,让断流的河道重新活起来,也为城市水生态修复注入新活力。

记者从青岛水务集团了解到,李村河下游生态补水及调蓄工程自2018年开始,整体实现向李村河下游生态补水每天20多万吨,形成生态径流,以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目前基本建立起李村河流域长效补水机制。去年一年,仅向李村河河道生态补水就达5160万吨。

生态补水河道,李村河并不是第一个尝鲜的。早在2001年,再生水作为河道景观补水供送海泊河河道,但没有实现长效补水,河道时常断流,让整治后的海泊河国控断面一度不能达标。自去年4月20日起,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又恢复了向海泊河河道24小时不间断补充再生水,形成河道常态化补水机制,解决水体黑臭的困局。

一年2亿吨,八成再生水用于河道补水

全市11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中7个断面水质实现跃升;全市35条重点河流和33个重点水库的94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51个,水质较差的劣V类数量降为3个,“好Ⅲ”比例达60%……如果说河清岸绿只是人们的视觉判断标准,那么这组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2020年的监测结果足以说明水质的确获得明显改善,尤其是李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再生水在改善城市水环境中的作用。地处大海之滨,但青岛缺水是个始终绕不开的难题。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青岛的再生水推广就已起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积极实施污水资源化,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生水都用到了哪里呢?记者从市水务管理局了解到,2020年全年再生水用量达到2.6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崂山水库,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目前主要应用于河道生态补水、水源热泵、园林绿化、道路冲洗、工业冷却、建筑降尘等城市非饮用水领域。而河道生态补水,是目前再生水利用的重头,全市河道全年总补水量达到2亿立方米,占到了再生水利用量的近80%。

作为典型的北方大型缺水城市,河道生态用水非常缺乏。如今李村河中下游3.5公里河道已基本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张村河和海泊河部分河段获得生态补水,然而还有很多干涸的河道“张着大口”亟待“喝水”。

扩大应用规模,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不可少

补水的前提是要有水可用,现实状况是污水不少,但利用率与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是有些差距,不过青岛正在加紧追赶。目前全市25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230.6万吨/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全年处理污水量达7.1亿吨,排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以上标准。但这些经过处理的达标排放污水,并非都符合补水河道的标准。

污水处理厂的提质增效为再生水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眼下青岛市再生水利用主要有两种模式,以污水处理厂出水为原水的集中式再生水工程和以分散式单体排水为原水的再生水工程项目。近年来,在既有基础上,青岛相继完成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改造提标和扩建,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新建等工程,实现出水水质达标。目前,主城区再生水补水能力达到28.75万立方米/日,而这一规模还将扩大,我市正在加快李村河北岸新建水质净化厂和李村河中游生态补水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水平。

按照常规,污水处理厂一般建在下游,而再生水补充河道这一新使命也改变了污水厂的建设布局。位于张村河中游的张村河水质净化厂率先打破了这个惯例,设计规模日净化污水4万吨,出水可以达到地表水V类水标准以上,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全部注入到张村河中,创造上中下游三级联动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创新。

污水作为第二水资源,具有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就近可用等优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水变废为宝,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瓶颈亟待解决,及时挖掘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应用场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应配套要更新,市场机制还需要完善健全,这些都要做好精细谋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