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江水变成了蓝色 古代就有富营养化吗?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20-02-22 09:02:59
热度:

江水变成了蓝色 古代就有富营养化吗?环境修复网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诗词大意:江南真好,那儿的风景我过去很熟

环境修复网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大意:江南真好,那儿的风景我过去很熟悉。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上的朵朵浪花被映衬得红过火焰;春天来的时候,江水又像蓝草制的染料一样碧绿。怎么能不想念江南呢?

《忆江南》是一首描写春日江南的诗句,被朝阳映衬江面上满是火红色的水花,而春天流动的江水也“染”上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短短十四个字,就把一幅春日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过,在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之后,才知道江水变绿,有可能是因为水被过度繁殖的蓝藻污染了。

水里藏着小生命

在自然界的江河湖泊里都有蓝藻的身影,这些小生命的个头通常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它们的真容。别看这些单细胞生命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呼吸的氧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蓝藻提供的;同时蓝藻还是很多动物的食物,我们吃的鱼虾或多或少都与蓝藻有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蓝藻在春天的时候把江水变成蓝色呢?

首先是因为天气变得暖和起来,适宜的温度是蓝藻生长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肥料多了。融化的冰雪变成水流从山岭间奔涌而出,随之而来的是那些积累了一冬天的动植物残骸,以及溶解在水中的氮磷钾等矿物质营养元素。这些矿物质营养元素成为蓝藻生长的重要资源,让江水变绿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水华和赤潮

虽然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并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但是藻类的大规模爆发也会给栖息在江河湖海中的水生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一方面,由于蓝藻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覆盖于水面,让光线无法透过,致使水生植物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这样也就断了很多水生动物的口粮;另一方面,藻类植物大量死亡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致使大量的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此外,还有一些与蓝藻一起出现藻类生物(如甲藻)会释放毒素,平时水体中毒素含量很低,而在藻类爆发时,毒素含量会猛增,从而影响其他水生生物。在遮光和耗氧双重打击下,藻类爆发区域的生态系统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藻类的大规模爆发如果发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就叫做“赤潮”,发生在淡水系统中,则叫做“水华”。藻类过度繁殖不仅会影响水域景观,还会对整个水域的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如此,淡水水华还可能危及饮用水安全。

人类的废水是元凶

水华的形成与人类的行为也有很大关系。中国有一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说明了施肥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实际上,藻类的大量繁殖也需要肥支撑。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为江河湖海施肥。

今天,人类给自然水体带去的营养要比农耕时代多得多,虽然我们不会有意向江河湖泊里倒肥料,但是我们平常使用的很多洗涤用品中都含有氮和磷,洗菜和冲马桶产生的废水也是营养满满,如果任由这些废水进入自然水域,必然会引发藻类爆发等恶性事件。

所以,控制水体中氮、磷等元素的含量,避免水体富营养化仍然是最根本也有效的方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护或者人工恢复湿地。

在历史上,湿地并不受人待见,因为这些地方既不能盖房子,也不能养鱼虾。于是很多湿地要么被开垦成了水稻田,要么就直接盖上了房子。很多地方的湿地都消失殆尽了。然而,湿地的缺失也给人类带来了大麻烦,不仅仅带来了棘手的洪涝灾害(本来在汛期可以分散蓄积洪水的湿地都变成了居民区),更麻烦的是让自然生态系统自我净化的能力大打折扣。

今天,湿地和湿地植物的强大作用重新进入了人类视野。

像野慈菇、芦苇、菖蒲和菱角这些有着强悍生命力的湿地植物,都拥有高效吸收氮磷钾等元素的能力。而这些元素恰恰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最让人挠头的家伙。有了慈姑的高效吸收和利用,水体环境就会得到极大改善。慈姑也就成为人工湿地建设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也逐渐成为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慈姑能够吞吃的不单单是氮磷钾,它们对各种重金属也有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铅和镉的吸收效率极高,能够有效清除水体和淤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

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林,在生长的过程中就可以吸收氮肥、磷肥、钾肥,阻止海水的富营养化。 而这种阻止对于避免海藻爆发,避免赤潮的出现,避免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生态造成麻烦,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简单的美景并不简单,其中蕴含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生活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

原标题:江水变成了蓝色,古代就有富营养化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