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2020年底前现役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17-09-13 23:00:57
热度: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2020年底前现役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北极星环保网讯:日前,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全面实施

北极星环保网讯:日前,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全面实施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全省单机30万千瓦以上公用煤电机组、单机10万千瓦以上自备煤电机组必须安装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到2020年底前,全省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现役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同时,因厂制宜采用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电机变频、供热改造等成熟适用的节能改造技术,实施综合性、系统性节能改造,到2020年,全省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20克/千瓦时,其中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空冷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5克/千瓦时。全文如下: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7〕15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等能源资源种类齐全,煤炭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综合优势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快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第一章能源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甘肃能源发展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煤炭及煤电基地为目标,不断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全力加快河西清洁能源基地、陇东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综合性能源通道建设,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时期,围绕能源利用多元化、清洁化和高效化,积极推进能源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全省火电装机达到1927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33.4%。水电装机达到85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40.9%。全省煤炭预测资源量1656亿吨,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为400亿吨,比“十一五”翻一番,已跃升全国第六位。国家已核准煤炭建设总规模2100万吨。全省登记公告煤矿生产能力达到5457万吨/年,陇东地区已形成煤炭产能3000万吨/年。

——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通过政策引导关闭退出小煤矿184处,淘汰落后煤炭产能650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关停小火电机组55.61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火电装机达到1597万千瓦,占全部火电装机的82.9%,装机结构更趋合理。煤炭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建成选煤厂22处,洗选能力达到3015万吨/年,入洗率48%。煤炭30万吨及以上中心煤矿产能占比达到85%。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达到5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

——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初步形成。“十二五”时期,甘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长足发展,河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建成,已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建设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2015年底,风光电装机1862万千瓦,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40%,新能源成为甘肃电力的第二大电源。伴随着新能源项目建设,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已达到500万千瓦/年,光伏组件、逆变器和支架生产均形成一定规模,新能源已成为甘肃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全省后发赶超、转型跨越的有力支撑。“十二五”以来,新能源开发建设总投资1475亿元,带动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180亿元。

——新能源规模化就地消纳率先起步。开展了金昌新能源就地消纳试点工作及兰州铝业、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玉门油田自备电厂新能源替代发电工作,组织启动了新能源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直购电交易。在已建成风电项目相对集中且供暖时段较长的酒泉地区,试点推进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工作,提升了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电力主网架和农村电网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甘肃电网基本形成了以兰州、白银为核心,东西延伸、南北拓展的750千伏、330千伏网架结构。省际间电网联络不断强化,与周边陕西、青海、宁夏、新疆间已形成16回750千伏、9回330千伏联网,电力交换能力达到1400万千瓦。甘肃电网作为西北电网枢纽和省际功率交换中心,在西北电网水火互济、省际互调余缺、跨区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不断强化。截至“十二五”末,全省750千伏变电容量2440万千伏安,线路5453公里;330千伏变电容量3435万千伏安,线路9127公里;110千伏变电容量2003万千伏安,线路20802公里。全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85.43亿元,农村供电安全、可靠性及供电质量明显提高。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农网电压合格率达到98.96%,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综合线损率降至3.03%。农村用电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全省农村总用电量达到264亿千瓦时。

——全国陆上重要的综合性能源通道地位进一步提升。甘肃境内从中亚和新疆向内陆地区输送油气资源过境的油气管道达到5条,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中贵联络线和兰成原油管道建成投运,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获国家核准批复。截至“十二五”末,全省油气管道达8000多公里,占全国的7%。哈密南至郑州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准东至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将核准并开工建设。

二、发展环境

纵观“十三五”时期,我省能源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

(一)面临的机遇。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省能源发展提供战略机遇。我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能源资源丰富,陆上综合性能源战略通道优势明显,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相邻省区的能源合作,将为我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加强省内石油储备、石油炼化、新能源开发、核燃料储备与生产、煤炭及煤电基地建设,扩大通道输送能力,改善互联互通条件,提供重大战略机遇。

2.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省能源发展带来潜在机遇。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求能源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破解新常态下能源发展面临的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限、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此,国家要求煤电行业放缓建设节奏,积极开展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推进行业整体脱困,3年内原则不批新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带来新的机遇,为非化石能源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3.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布局将进一步提升我省战略地位。自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以来,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和陇东煤电基地开发建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国家能源局批复实施《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为陇东地区煤炭、电力开发建设提升了政策空间。“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在能源布局上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倾斜,并支持我省开展新能源综合示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二)面临的挑战。

1.传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受到约束。在能源消费由高速向中低速转变的过程中,受内外部市场消费水平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实现能源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压力不断增加;化石能源资源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约束,煤炭、煤电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2.能源系统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各类电源运行、用电方式和电力调度规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体系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风电、光电弃风弃光比较严重,火电出力下降,电网与电源之间的发展不相匹配。

3.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大。省内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比例低,调峰能力不足,调度运行机制不合理,制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上网消纳。风电、光伏发电技术仍处于成长期,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降低上网电价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大规模风光电新能源开发与电网安全、输送消纳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4.企业经营困难对行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煤电、新能源和煤炭行业近年来连续亏损,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弱,投资能力不足,影响我省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