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干货分享】侯立安院士: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策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19-07-10 09:07:56
热度:

【干货分享】侯立安院士: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策环境修复网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院士在大会上就“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策”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侯立安(

环境修复网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院士在大会上就“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策”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侯立安(1957.8.24-)环境工程专家。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分散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空气净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及空气净化技术和系列装备,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专利23项;出版专著3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背景

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握5个关系,瞄准高质量发展: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

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

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一、长江流域水环境概况

1.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步伐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微信图片_20190710084001.jpg

长江经济带是依靠长江的带动而自发形成的战略经济带,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长江经济带的自身潜力和韧性被充分激发出来。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最高的十大省市中,长江经济带占了7个;在前十五位中,长江经济带占了10个,而且多数城市的人均GDP超过10万元。

1.2 长江经济带战略逐步得到全面推进

微信图片_20190710084039.jpg

1.3 我国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水污染防治法》新增了流域生态态保护于修复的条款,明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长江保护修复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710084102.jpg

针对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先后开展6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沿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行动一对“共抓大保护”中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

行动二沿江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

行动三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行动四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

行动五长江沿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专项检查

行动六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

“共抓大保护”中突出问题整改基本完成,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全流域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固废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沿江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沿江应取缔的959座非法码头已于2017年9月底全部拆除,其中809座完成了生态复绿,恢复生态岸线100多公里。

1.4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

长江流域水质良好。2018年,长江流域水质良好,510个考核断面,I—III类水质断面占比达到87.5%,同比增加上升3.0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占比1.8%,同比减少了0.4个百分点。

长江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据统计,2006-2015年全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3万平方公里。与2002年水土流失调查数据相比减少14.62万平方公里,减少比例为27.54%。

1.5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2020年目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3%,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2030年目标: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水脉畅通、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虽然现阶段长江流域水环境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长江流域航运便利,沿线城市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分布密集,因此长江流域水环境保障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的挑战

2.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长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60%-80%的水量集中在汛期,主要缺水地区集中在四川盆地腹地、滇中高原等地区;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之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显示水土流失面积达38.5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1%,其中四川省最为严重。

2.2 废水排放总量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环境统计数据表明,长江经济带废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43% ,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国的37%、43%,是淮河、黄河流域的4倍、5倍。

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乌江、岷江、沱江总磷超标问题突出。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受到富营养化污染。

2.3 水生态功能退化

湿地萎缩

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尽管“十三五”以来湿地保护得到加强,恢复退化湿地2万公顷,退耕还湿1.3万公顷,但与2003年比较,湿地总面积仍减少了300多万公顷。

湖泊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有142个大于10km2的湖泊萎缩,全国湖泊总面积676万公顷,减少95.74万公顷,占萎缩前湖泊总面积的12.4%,蓄水量减少6.5%。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枯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巢湖的水域面积也由盛期的2000平方公里左右变为现在的800多平方公里。

2.4 饮用水水源保护存在风险,城市净水工艺有待提高

长江流域附近城镇排污口与取水口交叉分布,水运航道穿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象较多,饮用水水源保护存在风险;

水体非常规污染物的含量低,但危害大,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净水效果有限,难以确保彻底去除水中含有的非常规污染物。

2.5 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缺乏长效保护治理机制

长江流域内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地区是矿产和水资源集中分布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部分粗放型生产企业仍在向上游地区转移;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流域监测体系不完整、流域规划约束不强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跨省(市)联合保护治理机制不健全,共抓大保护的工作格局有待形成。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是保护流域水环境,但是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沿江重化工业高度密集等问题不仅增大水环境保障的难度,而且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面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要求、民众民生保障的新期待,如何持续保障长江流域水环境?

三、长江流域水环境的绿色发展建议

3.1 加强统筹规划,促进长江流域区域水源综合开发

“两山”理论指导新时期治水实践

多次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应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保障,努力将“黑水”改善为“绿水”,使“绿水” 更“清洁”。

微信图片_20190710084139.jpg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跨界机构:借鉴欧盟对“泰晤士河”、多瑙河”的管理经验,强化长江流域跨界管理机能,协商合作解决长江流域污染问题。

制订开发规划:在“保护优先”的理念基础上,划定长江流域的生态控制红线和分阶段治理目标,引导长江流域产业合理布局,落实“水十条”,推动相关法规制订。

加强顶层设计:由行政区域环境管理向长江流域环境管理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的转变,强化长江流域水质达标管理。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环境保护和发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长江经济带涵盖11省(市),跨省界断面多,流域上下游关系复杂,明确各跨省界断面的责任主体,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长江流域跨界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所在。

微信图片_20190710084158.jpg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