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青山如黛 碧湖荡漾——探访杭州农村污水治理经验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19-02-12 09:25:13
热度:

青山如黛 碧湖荡漾——探访杭州农村污水治理经验水处理网讯:提起杭州的农村,如今早已不再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了——乡间道路平坦宽阔,农村庭院披上“新衣裳”,处处都是河

水处理网讯:提起杭州的农村,如今早已不再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了——乡间道路平坦宽阔,农村庭院披上“新衣裳”,处处都是河滨绿带、篱笆围墙、田园人家……这一历史巨变的实现,得益于杭州市从2003至2018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成功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1.jpg

经过治理后的建德市三都镇三江口村远山含黛,碧波湖畔一幅整洁美丽的渔村画卷。

2.jpg

在建德市三都镇三江口村,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时巡查处理每户农家的生活污水出户井。

3.jpg

三江口村的工作人员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

污水治理助力旅游村发展

日前,记者在建德市三都镇三江口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渔村“画卷”——青山如黛,碧湖荡漾,走在小渔村的石板路上,眺望远处洁净碧绿的江水,整个人似乎完全融入了住宅风格统一、处处清爽宜人的世外桃源之中。

穿过三江口村,记者看到了一块小湿地,地表是青翠欲滴的绿草坪,头顶是苍劲古朴的大槐树,周遭则星星点点种满了菖蒲、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原来,这竟是三江口村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而精心打造的“人工湿地”,汇集在此的生活污水在这里被施以“魔法”,成为可循环利用的汩汩清流,喷洒灌溉了周边的绿植。

“在生活污水整治之前,这里就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垃圾丢弃场。”三都镇副镇长卢根土说,自从“五水共治”工程启动后,三江口村以景区的标准引入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自充氧生物滤床”工艺,设计日处理污水30吨,出水排放稳定达到一级标准,既扮亮了渔村生活生产环境,又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的大问题。

葛大姐在三江口村已经卖了10多年的麻糍了,她说,原来三江口村臭气熏天,路过的人都要捂鼻快走,外来游客更是门可罗雀。但自从村里污水治理开始,家家户户安装上了规范的隔油池、出户井、化粪池,还有运维检查负责人定期过来清理沉渣。“如今村里整洁了、漂亮了、不臭了,游客多了,我的生意也好了。”葛大姐高兴地说。

经过污水治理,如今的三江口村,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风光旖旎旅游渔村,在三江交汇地形优势和“九姓渔民”非遗保护项目文化优势的双重带动下,再加上污水治理后“清洁示范”的新形象,三江口村吸引了众多游客,让传统渔村朝着“品牌兴村”的目标快马加鞭。

污水治理助力村民增收

淳安县下姜村曾是一个因穷出名的小山村,据村民介绍,2001年之前,村里有100多个露天厕所,再加上家家户户散养生猪,整个村臭气弥漫、污水横流,垃圾四处堆放,蚊蝇满天乱飞。如今,这个当年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却打了个“翻身仗”,成为“绿富美”的村庄。

放眼望去,一波碧水穿村而过,水道两旁皆是白墙黛瓦的三层小楼,一座廊桥悠闲地横跨水上,连通两岸的人家。从山坞变身产业基地,由贫困村变成了美丽乡村,下姜村生动证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17年,下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45元,比2001年增长了10多倍;村集体收入达到117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百余倍。”记者在下姜村展示馆里介绍栏看到,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下姜村通过建沼气池和改路、改水、改房、改厕等一系列措施,使村庄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下姜村的发展就好像一滴水,折射了全杭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发展状况,幸福村、山峰村……那些每一个花木荟萃、水系丰富、林盘环绕的美丽乡村建设都离不开杭州市“五水共治”的建设与发力,污水治理为美丽乡村建设插上了“翅膀”。

据了解,近年来杭州市一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来抓,主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排入农村污水处理终端,由终端设施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单个农户生活污水排入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处理,定期清掏。全面铺开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开展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污水治理整乡规划全覆盖,取得了较好成效,初步实现了“村庄美、环境优”的治理目标。

截至2018年底,全杭州市共有131个乡镇(街道)、1727个行政村建设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的设施终端8869个(其中微动力终端设施为3914个),总受益农户约62多万户。

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污水治理

杭州市陆续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在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终端工艺的同时,坚持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实现处理终端与管网同步,使全市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为全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先进样板,也为西安市提供了先行经验。

杭州市建委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章燃灵建议,西安的农村污水治理建设要在摸清摸准农村污染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城乡发展建设规划、县域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专项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实施规划以及城镇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等编制统一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时还要在实施前,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设计标准、出水标准、竣工移交标准,来指导各区县市甚至乡镇开展相关设计、施工及移交工作,避免出现标准不统一、移交困难和资料不全的现象。

章燃灵还提到,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集中纳管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能纳管的区域需根据规划人口规模建立或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合理选择终端工艺,确保终端水质达标排放。在建设终端设施的同时,要重视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截污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根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管网系统应做到应截尽截,尽可能做到雨污分流,确保污染物削减落到实处。”章燃灵说。


原标题:本报记者探访杭州农村污水治理经验之三——污水治理 为美丽乡村建设插上翅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