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民营企业治污难在哪儿?容易走哪些弯路?

来源:江南娱乐尤文图斯入口 网
时间:2019-01-13 09:22:50
热度:

民营企业治污难在哪儿?容易走哪些弯路?水处理网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

水处理网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近日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举措。”对民营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为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应制定哪些环境政策举措?我们组织了相关讨论,今日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民营企业污染防治难在哪儿?

◆潘翻番 曹胜熙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一系列重要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相继出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增强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有效推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环境监管责任的落实。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受中美贸易战、去产能、去杠杆、降税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政策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在此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税负重等问题,生产经营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经营增长乏力,利润总额增速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8%,比1-10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减缓1.8个百分点,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为2015年以来首次。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成为国家税收的“主动脉”、创业就业的“主营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民营企业在污染防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3方面。

一是污染防治能力不足。美国学者ChadNehrt提出环境治理领域的“先动优势(First-moveradvantage)”理论,率先采取积极环境治理措施的地区、园区和企业往往能在未来获得更明显的竞争优势。相比于存在“预算软约束”的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对环境治理成本更为敏感,通常不会自发地采取高于环境政策标准所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也更容易失去未来的竞争优势。除资本能力以外,民营企业的人才储备与管理水平相较于央企、国企也较为薄弱,污染防治技术也比较欠缺。

二是污染防治的规模效应不足。污染密集型行业(如化工、钢铁等),通常具有一定自然垄断特征和规模经济效应,企业生产效率与环境治理效率随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民营企业相比于央企和大型国企,污染防治设施的规模效应不足。笔者在调研基层化工园区时也发现,规模较小的民营化工企业普遍缺乏意愿在生产工艺改进和末端环境治理设施上进行投资。

三是政策预期稳定性不足。笔者在民营企业的调研走访中了解到,随着环境规制日趋严格,一系列环境法规及标准不断出台,人才、技术相对欠缺的民营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迅速理解并消化各项政策要求。同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问责和考核压力下,倾向于使用自由裁量权,执行比正式环境标准更为严格的标准,以确保企业能够遵从正式标准要求。政策预期的不稳定性特征,使得即便有能力、有意愿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和进行清洁生产工艺改进的企业,也可能会采取观望的姿态。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3点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民营企业环保专项资金的争取。相关部门应帮助企业筛选项目,组织专家对企业采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工艺进行论证,帮助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环保类项目报批手续。根据企业需求,定期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环境治理疑难问题的技术指导。鼓励企业开展自愿型环境规制,如鼓励民营化工企业加入“责任关怀”体系,借助“责任关怀”大会等平台,帮助民营企业学习借鉴外企和国企的先进环境管理经验。

第二,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退城入园,充分发挥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企业的污染治理效率。同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搬迁的契机,对原有工艺设施和环境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第三,稳定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预期。当前,环境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是特殊发展时期的表现。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过程中,应尽可能多与企业等政策客体进行协商沟通,确保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的可实施性,以及企业的执行效果。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民营企业治污容易走哪些弯路?

◆江晓琼

民营中小企业往往不及大型企业资本雄厚,参与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当面临一些环境治理的政策性、程序性和技术性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作为基层一线环保工作者,笔者近期参与了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的调研工作,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实例一,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支出成本等因素,没有像大型企业那样配备专人管理环保工作,通常人员流动性较大,内部基础资料管理薄弱。以中小型涂料行业为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气、清洗废水和危险废物等,几乎覆盖了水、气、渣3方面。目前,企业大多数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来进行污染治理,像涂料行业企业就要四处奔走寻找涉及水、气、渣3方面的第三方公司,既繁琐又担心服务性价比、质量等问题,而且在后续人员管理和对接方面有一定难度。在生态环境部门执法检查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企业希望能够有规范的第三方运营服务机构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污染治理监管服务。

实例二,民营中小企业在配备污染治理设施方面往往按照主观意愿和成本进行设备治理和改造,但实际情况是,一些企业购买的污染治理设施设备供应方缺乏技术理念,导致完成安装、调式后要自行进行设备“二次整改”才符合国家要求。“二次整改”背后其实走了很多“弯路”,由于缺乏技术性指导,有一些违规操作构成了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处罚后,才意识到污染防治设备方面的瑕疵。反观之,如果污染治理设备供应方有一定的实际考量和成熟的技术标准,中小企业也不会付出如此代价。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可从以下3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有效缓解此类问题发生,给予民营中小企业更多的帮助和扶持。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引领作用。行业协会要打造一站式、集约化服务。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发挥好信息系统功能,以服务为宗旨,主要牵头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寻找规范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构建好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政策传达、业务培训和技术整改等工作,强化企业环境治理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多样化的政府服务平台。政府部门应增加服务的多样性,在窗口办理和咨询业务的基础上,增设开放日、咨询日等活动形式,贴近企业了解诉求,有针对性地给予对策、方案,切实指导企业完善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平台,梳理难点、重点问题,运用“互联网+”、媒体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宣贯。

三是联合各职能部门加大对第三方市场的整顿力度。在“放管服”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快出台相应法规条例,约束环保第三方市场,大力整顿市场秩序。联合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第三方服务市场进行有力监管,对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等第三方机构加大严惩打击力度。


原标题:民营企业治污难在哪儿?容易走哪些弯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