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如何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9 20:31:39
热度:50

如何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前景似难以为继,令人担忧,尤其是生态问题。虽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前景似难以为继,令人担忧,尤其是生态问题。虽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人类追求文明与幸福的理想正在逐步得到实现。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正当人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沾沾自喜时,却不知不觉地步入了自己挖掘的陷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问题:

1.空气污染。煤和石油等在燃烧的过程中,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等,排放到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这些酸性物质随着降水等回到地球的表面而形成的酸雨;煤、石油等燃烧使硫、氮等发生氧化作用,消耗空气中极富活性的臭氧,再加上作为超制冷剂、烟雾剂、杀虫剂原料的氟利昂也会降解臭氧,使大气中臭氧量减少,太阳紫外线能更多地穿透到大地,人类正逐渐失去臭氧层对生命的保护;工业气体排放物,尤其是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气体进入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的大规模变化等。

2.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林草覆盖率低。省内森林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关山、黄龙山和乔山5个林区。五个林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4%,而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78%,森林覆盖率达到51%;其余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56%,森林面积只占全省的22%,平均森林覆盖率只有11.3%。最突出的表现在陕北黄土高原区,表土植被稀少,林草覆盖率更低,大面积的裸露黄土,受日晒、雨冲、风蚀,流失极为严重。且现有森林多数为天然次生林,林分质量差,生态功能低。现有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占草地面积的69.1%,并且退化严重,产草量下降。

3.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目前。在全省10.75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4.2万km2。从区域分布看,陕北、渭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在黄河中游13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中,该区域就有48个县。全省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量达9.2亿吨,占全国江河输沙总量的1/5,其中入黄河泥沙8亿吨,占三门峡以上地区输沙量的50%。全省70%的人口和80%的耕地处在水土流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持续降低,土地承载能力降低,河道泄洪能力降低,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4.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陕西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分布较广的省区之一, 风沙区年输沙模数为500-5000t/km•a,局部地区高达1万t/km2•a。沙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地带,属毛乌素沙漠的南缘。现有沙漠化土地36.3万hm2,其中中强度以上沙漠化土地22万hm2 (包括流动沙丘14.5万hm2),盐漠及重盐碱地1.3万hm2。治理任务艰巨,难度越来越大。

5.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陕西水资源总量442亿m3,居全国第18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240 m3,是全国人均量2300 m3的53.9%;耕地亩均占有量574 m3,是全国平均占有量1300 m3的44.2%。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特别是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有73亿m3,人均410 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据测算,目前全省年缺水量25亿m3,给工农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6.自然灾害频繁,水旱灾害交替发生。陕西是一个自然灾害的多发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十年九旱,洪水与旱灾交替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1949年前的320年中,共发生旱灾131次,平均3年1次,建国后也是三年一大旱两年一小旱。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降水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干旱相伴的是,洪水灾害也频繁发生。建国以来全省各地发生的大的暴雨洪水灾害近20次,特别是1998年水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原因:

1.群众长期以来沿袭过去那种挖山种地、广种薄收、超载放牧等传统生产方式,只考虑眼前,没有考虑后果。这样不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了“越穷超垦、越垦越流、越流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由于一些地方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的心态,导致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掠夺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只种地,不养地,只索取,不投入,只垦地,不护地,“种一年地,扒一层皮”,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承载能力弱化,人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4.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有的地方没有战略眼光,缺乏系统思维,方法简单,措施不力,零敲碎打,应付上级,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损国损民,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5.投入严重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困难大,导致治理标准低,进度慢,效果差。以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例,每平方公里治理投资平均达40-50万元,而目前国家投资给陕西省的每平方公里治理资金仅为2-3万元,加之陕北地区多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因而治理速度慢、规模小、标准低、综合配套差,生态建设的效果不理想。

6.边治理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亦是贫困地区,盗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煤、气、油等矿藏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道路交通建设,往往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粗放的掠夺式农牧业生产方式在水土流失重点区普遍存在,成为导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7.政府及有关环保部门对生态环境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没有把问题落实到真实处。没有依法执政,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绩观”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最终导致政府不能够依法行政。

对策:

1.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营造区域良好环境。水资源严重短缺,干旱连年发生,且持续时间长,是当前陕西面临的突出问题。追根溯源,就在于植被遭到严重破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狠下功夫,标本兼治,讲求实效。在空间布局上,应坚持“北草南林”的原则。陕北地区土地广袤、土层深厚,降雨量少,种草投资少,周期短,覆盖广,见效快,可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陕南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山多地少,有利于优势产业开发,应突出发展经济林木,走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科技兴林的新路子;关中平原区应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培育田间林网,大搞“四旁”植树,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植树种草,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改善局部小气候,为逐步实现良性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2.理顺思路,调整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要在保护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开拓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陕南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进一步开发名优稀特产品,优化水稻品种,扩大油料作物;陕北要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林果业、饲草业、畜牧业,优化果树品种,建设生态农业;关中要以粮果菜牧为重点,开发后续优质品种,改善品质,逐步向多种经营、优质专业品种转变,建成绿色食品基地。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生态环境,重在保护。在抓好原有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监督的同时,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实现“三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以流域为单元,一条沟、一面坡、一架山的系统规划,山、水、林、田、路、草综合配套,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互补充,全面提高小流域投入力度。通过清理河道、加固河堤和增加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要把综合治理与科技开发相结合,通过治理一条流域,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最终实现山绿、水清、村美、人富的目标。

4.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山川秀美工程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退耕还林要以造定退,重点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要尊重群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对一时退不下来的陡坡耕地,要实行经济林草与粮油作物间作逐步退耕。以便做到退耕不减产,还林要增收,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陕北以窖灌为重点,大力实施集雨节灌,拦泥淤地工程;陕南要搞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关中平原要搞好林网绿化;全省要主攻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树种草,尽快实现林草茂密,山川秀美。要分地区、分步骤搞好封山育林。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配置、统一管理、政府控制的原则,搞好种苗基地建设,抓好省级和区域性重点苗圃,为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强管理,保护资源,实现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针对目前全省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相对薄弱的现状,必须进一步落实保护措施,切实加强管理,以确保自然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防止掠夺式开发利用。一是保护好天然林草资源,落实林业采伐政策,严禁乱砍滥伐;二是加强对已治理区域的管理和保护,对自然及人为造成的破坏及时采取维修和弥补措施,提高治理保护率;三是坚决制止新的垦荒行为,严格推行封山禁牧,把人工治理与植被的自然恢复结合起来。避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四是要坚决关闭和取缔“五小”企业,对地、市、县属工业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不符合排放规定的企业不允许开机生产,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不受污染;五是对地下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要详细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开发设施,逐步开发利用,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杜绝破坏性、掠夺性开发;六是要进一步落实环保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利用,环境能够可持续地维护。

6.政府应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然而,事实上却往往出现人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淮河是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工程之一,在2004年8月初却出现了惊人的一幕:淮河部分支流一场暴雨,使沿途各地藏污闸门被迫打开;5亿多吨高指标污水形成150多公里长的污水带,“扫荡”淮河中下游。而淮河治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花费了十年多的时间,其成果竟然是这样的“辉煌”。而在此之前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则成绩不小,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主要污染物硫酸为70万吨,10年降低了约50%,为“逐年下降”;而隶属水利部的淮河水资源管理局测定200年污水排放量123万吨,接近治理前水平。然而事实是淮河“河蚌死了,野鸭死了,鱼虾全死光了”。淮河治理,历时十年,投入数百亿元,涉及1.8亿人口。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只是“口头治污”“书面治污”,只出数字、没有成果,贻害国家、贻害百姓这充分说明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和渎职,被人们称为“十年治污十年丑”。

7.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涵就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实现发展的社会进步过程,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方面表现在工业生产环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源节约型的公众生活消费领域,主要涉及居民生活用能、公共建筑用能和交通节能,即住房和汽车领域。从总体上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主要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内容。而要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仅要靠政府、社会的舆论宣传,更要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而最重要的是靠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