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深入推进长江保护修复 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12-21 11:02:57
热度:64

深入推进长江保护修复 护一江碧水向东流【讯】长江自江西入安徽,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

长江自江西入安徽,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纵深开展两轮以“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划定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拿问题开刀,向污染宣战,保护生物多样性。2021年安徽省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7%,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以马鞍山市薛家洼为代表的安徽长江两岸华丽蝶变,从临江不见江,到亲江更亲水。水中国宝江豚逐嬉长江,鸟类国宝东方白鹳重现巢湖,刀鲚资源密度显著上升,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初显。

“十四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要有新作为。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系统谋划了28项具体工作和6项保障措施,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谋划了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工作格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推进长江保护修复,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深入推进流域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各要素协同治理,全面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探索开展长江(安徽段)、巢湖水生态监测,科学评估水生态状况,引导地方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坚持宜林则林、宜湿则湿、适地适绿的原则,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重点水域渔业资源监测。实施重点流域岸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入河排污口、港口船舶污染、重点园区及化工企业、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生态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等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和农村净水攻坚行动,倒逼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消除城市和农村黑臭水体。持续开展长江“三磷”排查整治“回头看”、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回头看”及“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以长江及主要支流为重点,开展尾矿库尾水排放及渗滤液处理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推进长江河湖水系连通,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强化小水电站下泄流量定量监管。

强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巢湖综合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和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建设。实施城市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城市特别是合肥老城区雨污管网排查、整治,加快实施排水大户及雨污混接点整治。实施《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构建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大数据,试点开展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入湖氮磷通量监测。系统开展巢湖流域入河排口“查测溯治”,详细摸排入湖排口,逐一明确水质改善目标。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巢湖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以降低入湖污染物总量为目标探索开展巢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聚焦巢湖蓝藻水华暴发机理、面源污染治理及开放水域水生植被恢复等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严守沿江环境安全底线。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制定“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实施意见,倒逼沿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开展沿江化工污染整治,“一企一策”分类整治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清零”行动,开展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管理核查,确保水源供水安全。落实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全面推进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工作,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建立生态环境重大风险台账,开展生态环境重大风险预警监测,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涉危险废物、重金属等重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动态管理。集中治理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风险。

着力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皖苏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长江干流皖赣、皖苏段生态补偿机制。坚持按季度拍摄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健全问题发现整改闭环管理机制。探索重点问题项目化整改,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有机衔接,用市场的逻辑和资本的力量,打造一批环境问题整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案例。深入推进“数字江淮—智慧环保(2.0)”平台建设,构建长江大保护专题应用。积极支持长江沿线城市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推进长三角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在马鞍山、滁州等地加强毗邻地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实现统一监测、数据共享。强化执法协同力度,严格查处跨区域、跨流域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作者系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