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山东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绿色可持续生态家园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6-16 20:16:39
热度:48

山东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绿色可持续生态家园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有条件把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希望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的思考深邃而高远,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有了准确的目标定位和发力方向。

向海图强: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数据显示,山东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中国海岸线的1/6。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近陆岛屿296个,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发展港口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巨大。

202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建设以山东港口青岛港为中心的国际航运枢纽,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港产城深度融合,港口经济正日益成为山东海洋强省版图上的一块重要拼图。

可见,做好经略海洋文章,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山东将发力点聚焦港口建设不但底气十足,而且大有深意。

初夏的山东港口青岛港,风平浪静。碧海蓝天间,偌大的码头和堆场间,数台自动化桥吊、高速轨道吊、自动导引车等机器正在有条不紊工作。顷刻间,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精准投放到位,准备发往世界各地。

得益于激光定位扫描,山东港口青岛港在夜间同样可以实现高效作业,在极端天气、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也能有序进行集装箱装卸。不夸张地说,在智慧码头建设方面,山东港口青岛港已然走在前列。

“今年的码头,比往年更加繁忙。”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张军这样感慨。按照惯例,每年一季度都是传统航运淡季,但今年一季度,山东省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3.71亿吨,同比增长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成绩,干出了“最旺淡季”。

骄人业绩的取得,得益于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的挂牌成立。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滨州七个沿海港口,告别了过去的“单打独斗”,转而“握指成拳”,真正成了“一家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山东“向海图强”拥有了强有力的支点。

“研究制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指标体系,2021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7.5亿吨、3350万标箱,2025年分别达到20亿吨、4000万标箱,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35年全省沿海港口发展水平整体大幅跃升,沿海主要港口建成国际领先的世界一流港口。”今年3月21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的实施意见》,从高标定位、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扩大合作、深化改革5大方面入手,提出了17条意见,明确提出了山东在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方面的任务、路径和目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从传统的装卸港向物流港、枢纽港、贸易港转变,未来使我们的新兴业务占比由现在的30%达到70%,实现一个高质量的发展。”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这样表示。

深耕海洋,科技创新赋能海洋产业

山东半岛濒临黄渤海,海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科技和产业的有利条件。

筑梦深蓝,深耕海洋,需要塑成产业优势。

“十三五”期间,山东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占全国四成。截至2020年底,山东已建设海洋牧场7.9万公顷,年综合经济收入超过2500亿元;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山东深入实施“十大行动”,集中打造青岛船舶、烟台海工、潍坊动力装备、海洋油气装备等产业集群。

建设海洋强省,海洋科技创新是核心关键。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来到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全国1/3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十三五”以来,山东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主导及参与完成3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占全国54%,托起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山东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在现代科技的“新战场”“主战场”上,山东的海洋科技实力有目共睹。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将海洋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强、做优。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勇挑创新引领重担,不断取得原创性系统性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当之无愧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其中,海洋生物医药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事关民生与经济发展,山东有义务、也有能力开发好这一深蓝宝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时,79岁的管华诗谈到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蓝色药库”。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由管华诗倡导发起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不断汇聚全球顶尖人才,致力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眼下,这位年过八旬的院士正带领团队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等6个领域研发新药,并承担着10余个系列海洋大健康产品项目。

“十三五”期间,山东持续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创建山东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2020年底,山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已从海洋新兴产业的一枝“新芽”渐渐长成一棵“大树”。

保护海洋,打造绿色可持续生态家园

今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

从高空俯瞰,六月的长岛翠岭起伏,碧波荡漾,是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之前岛上没有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垃圾异味大,夏天蚊虫多,岛上一刮风,塑料袋就随风飘散。自从推行了垃圾分类,垃圾变废为宝,村里干净了,好的环境吸引来了更多的游客,我们渔家乐的收入也提高了。”经营渔家乐的张女士早已成了这里的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员。

不远处的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更为立体呈现着海岛型地区生态建设的“长岛样板”。在这里,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游客得以全方位、立体化了解长岛的人文历史、生态变迁。近年来,长岛始终把山水林海城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力抓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顺着3000余公里的海岸线将视线延伸开来,在坚持陆海统筹、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同时,山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发展路径,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海洋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20年,山东全省38条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查和监测溯源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5%……人民群众得以乐享碧海蓝天、碧波万顷、洁净沙滩。

千帆竞发,勇立潮头。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壮大、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拥有全国六分之一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的山东,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拥抱海洋、深耕海洋、保护海洋,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新动能,不断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的海洋力量,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的“山东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