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合肥市:构建“一站两体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常态长效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8-24 10:03:52
热度:69

合肥市:构建“一站两体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常态长效去年底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农村改厕在坚持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思维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以“一站两体系”为主要内容的

去年底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农村改厕在坚持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思维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以“一站两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市域乡镇依托现有机构完善职能挂牌设立农村改厕管护服务站,以市场化方式全面建立乡村厕具维修服务体系、粪污清掏及资源化利用体系。目前,“一站两体系”初步实现全市乡村全覆盖和各类改厕户全覆盖,有效破解了农村厕所革命中存在的“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难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基本情况

自2017年试点探索以来,合肥市逐步形成了“六主六辅六转变”的农村改厕建设模式,累计完成各类改厕26.7676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6年底的30.7%提高到2019年底的84.2%。在改厕推进过程中,合肥市和其他中西部地区一样,面临着众多困难:一是基数大。全市农村户籍数88.337万户,其中符合改厕条件的常住户数49.9336万户。二是底子薄。农户住房条件差,2016年底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30.7%。去年底以来,在全市范围开展农村改厕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共排查问题厕所4.4636万户,问题厕所占三年新建厕所总数的16.67%。三是任务重。全市9个县市区中一类县7个、二类县2个,到今年底要基本完成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厕所改造。四是管护难。农户改厕卫生意识淡薄,对如何正确使用和有效维护缺乏了解,对三格式化粪池内粪污的处置随意,导致“厕具坏了无人修,粪污满了无人抽,资源化处置无去处”的现象时有发生。

初步成效

从去年底开始,合肥坚持一手抓历史改厕存量问题的排查整改,一手抓改厕后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将排查出的4.4636万户问题户厕固化,逐户建立起“问题、任务、标准和责任”四项清单,进行数轮整改,到今年6月底已全部整改到位,实现了遗留静态问题及时清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着手探索建立改厕长效管护机制,率先制定出台了《合肥市农村改厕管护“一站两体系”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强化改厕后期的管护运维,确保实现一、二类县改厕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目标。通过半年多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管护工作责任清了。全市有改厕任务的75个乡镇全部设立了改厕管护服务站,966个行政村实现了“一站两体系”全覆盖,切实做到市县有管护监督、乡镇有管护站所、村级有网格人员。改厕验收后,厕所使用权移交农户,管护权移交到乡镇服务站,同时向社会公布市县乡3级举报电话。肥东县222个行政村全部按照“1名村干+1名清掏员+1名维修员”的方式,在村级设立了管护分站。二是厕具坏了有人修了。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市场化维修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厕具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三是粪污满了有人掏了。初步形成了农户自我清掏就近就地利用发展“五小园”为主、市场化清掏相结合的粪污清淘服务体系。巢湖市全市13个乡镇(街道)共配备吸粪车13台,落实清掏人员48人,全市13153户改厕户申请市场化清掏、35186户农户自愿自我清掏。四是粪污处置去向明了。基本形成了资源化利用为主、无害化处置为辅的利用处置方式。肥西县紫蓬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合肥梓瑞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5个储存量8吨的连体粪液储存罐,总储存量达40吨,将合肥鸿鹤物业公司紫蓬镇分公司清掏后的粪液有机肥集中储存,用于浇灌果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绿色种植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双赢格局。五是农户群众满意度高了。农村改厕是一项民生工程,众多群众将原来的旱厕改造成为家中的卫生间,舒适度、安全性、获得感极大提升,针对部分五保户、贫困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经村公示无异议后,通过适当补贴或减免方式帮助清掏。一些老人说,以前在城里的孩子回家不过夜,主要是上厕所不习惯,现在不但用上卫生厕所,有问题了还随时有人上门解决,一放假孙子们都愿意回老家来住了,变化真是太大了!据近期合肥城调队对肥东县改厕群众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农户对改厕的总体满意度达97.9分。全市农村厕所革命投诉监督举报电话月接听量(含市政府12345转办件)也从去年12月的23起下降到今年7月的3起,下降了87%。

特色做法

(一)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工作规范。坚持先试点后规范,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出台《农村改厕管护“一站两体系”工作规范(试行)》。“一站”即有改厕任务的乡镇,在现有乡镇负责改厕工作机构的基础上设立农村改厕管护站,履行乡镇政府改厕管护管理职责;“两体系”即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建立起厕具检查维修体系和粪污清掏及资源化利用体系。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改厕管护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工作规范,指导各地规范化运行。

(二)厘清责任,建立管护责任体系。一是落实政府责任主体责任。建立市指导、县主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农村改厕管护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县级改厕主管部门制定农村改厕管护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履行农村户厕及公共厕所管护监管责任;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改厕管护的实施主体,负责属地管理,以建立健全“一站两体系”为重点,具体组织实施农村户厕和乡村公共厕所管护工作。二是管护社会化主体责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将有关巡检、维修、清掏等职责交由市场主体承担,采取受益者付费、政府适当补贴(助)的方式,促进改厕管护服务市场化。三是村级组织监督责任。村(居)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通过村规民约和网格化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农村改厕管护日常排查检查、收集反馈农户需求、协调处理管护有关事务矛盾和纠纷。四是农户受益主体责任。村民是农村改厕的受益主体,负责户用厕所日常维护、卫生保洁以及粪污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

(三)创新路径,健全市场维修体系。一是中标单位质保维修。厕具产品政府采购和改厕工程施工一律约定质保期,在质保期内,凡出现产品质量或施工质量问题的,由业主单位或乡镇改厕服务站督促中标单位予以及时维修。二是乡土工匠就地就近维修。依托乡村物业或乡村水电工、建筑工、维修工等力量的就地就近服务优势,以乡镇或村(居)为单位组建改厕维修服务机构(队伍),承担质保期外的农户改厕维修服务或受中标单位委托开展相关服务。庐江县石头镇各村居将村内的水电工、建筑工、维修工等组织起来,成立维修服务队,负责本村(社区)厕具有偿维修。三是镇级维修网点上门维修。发挥集镇现有洁具、家电等经营服务门店的优势,鼓励其拓展业务范围,开展厕具上门检修服务。如庐江县白湖镇依托镇五金门店,在裴岗街道、胡榜街道、梅山街道分别设立三个改厕维修服务点,安排专业施工人员为农户提供改厕维修服务。

(四)探索模式,健全清掏处置体系。一是农户自行清掏就近就地发展“五小园”庭院经济模式。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家的厕所自家掏,发展庭院经济。据初步统计,全市自我清掏农户比重达90%左右。二是以乡镇或村居为单位选择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如肥东县长临河镇,引入深圳健峰物业公司开展清掏服务,公司现配有1台吸粪车2名驾驶员(清掏员),镇域内近3000户有需求的农户厕所粪污清掏有了保障。三是委托现有乡村物业公司、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保洁公司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服务机构模式。如巢湖市散兵镇,将镇域内9个行政村185个自然村的村庄保洁服务、7个中心村的污水设施管护服务、4886户农村户厕管护和镇域内11个农村公厕管护,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部委托巢湖市洁宇保洁服务公司负责,清掏后的户厕、公厕粪渣粪液全部运送至镇、村污水处理站处理。四是依托村域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种植大户等回收消纳模式。如庐江县龙桥镇依托全镇3800亩的黄蜀葵和绿梅产业基地,建设10座储粪池(每个储粪池约8立方米容积,一次可以储存7至10改厕户清掏的粪液),储粪池清掏出的粪液直接用于黄蜀葵和绿梅施肥,清掏出的粪渣、粪皮与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一起堆沤成农家肥料,作为绿梅树根堆肥,有效解决了清掏后粪液无处使用的问题,真正提升了广大群众生活幸福感。五是将厕具维修服务体系与粪污清掏服务体系进行合并统一委托第三方公司服务模式。如肥东县石塘镇,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1家单位,承担石塘社区等17个社区共3636户户厕、安置点的7个集粪池以及全镇48个公厕的日常巡查、管护宣传、厕具维修、粪污清掏转运、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应急处置等。

(五)强化责任,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一是建立两级考核机制。将农村改厕管护纳入对农村“厕所革命”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市对县、县对乡两级考核机制。二是建立依效付费机制。对市场化服务组织购置吸粪车、建设粪液储蓄池等予以适当补助或奖补,对为贫困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开展清掏服务予以补贴。镇、村两级组织定期对市场化服务组织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与扶持政策兑现直接挂钩。三是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舆情互通及监督举报机制,设立市、县、乡三级农村改厕举报电话,开发农村人居环境随手拍小程序,接受群众监督,自2019年12月以来,市级累计接受群众投诉67起,全部处置完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