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走访上海第四离休所:垃圾分类悄然成为生活习惯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2-24 12:03:56
热度:58

走访上海第四离休所:垃圾分类悄然成为生活习惯“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上海警备区长宁第四离休所,显

“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上海警备区长宁第四离休所,显眼处悬挂着推广垃圾分类的宣传横幅。

看着居民们准确地将不同垃圾投放到分类垃圾箱内,85岁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戚道纶阿姨,脸上露出了微笑。

早在2018年,针对部队小区老干部群体参与度高的特点,驻地街道居委会便把干休所列为驻区部队代表参加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军地共管共治试点模式推动垃圾分类,为其他部队小区做示范。

这个干休所的200多户居民,大多是离休干部。刚开始施行垃圾分类时,居民们对垃圾分类政策能够理解、支持,但在改变旧习惯时,思想时常“转不过弯”来。

“起初,我们挨家挨户敲门发宣传册、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大家都能接受这一绿色理念。”干休所所在的程桥一村居委会主任陈琦说,居民们起初在具体实践垃圾分类时,经常会以“不会辨别垃圾成分”“不了解后续处理措施”等为理由,让这项工作大打折扣。

对有些居民来说,做好垃圾分类是件“麻烦事儿”。“比如,有人图方便混装垃圾,我们在旁耐心叮嘱,他们却面露不悦;再比如,湿垃圾需要居民自行用手投放,许多居民怕脏手不愿落实……”干休所保洁员李邦廷说,垃圾分类刚开始推进艰难,垃圾分拣的工作基本都是由他和同事们完成的。

让良好习惯走进人们内心,从观念认同到行动实施,从支持到理解再到主动参与,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干休所与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通过讲座、积分兑换等方式开展宣传,发动群众的力量,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掌握正确分类投放方法,提高分类投放正确率。

最初,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志愿者不多。干休所便与街道居委会密切配合,与附近小区党支部开展共建,建立了一支由居委会、部队官兵、老干部共同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

戚道纶阿姨是干休所一位老干部家属,也是主动承担垃圾分类的一名志愿者。

每天早上7时至9时,她都会来到集中投放垃圾箱旁,细心指导邻里垃圾分类投放,有时遇上不明白分类的居民,她都微笑着走上前讲解分类意义,并现场帮忙分拣。

她的热心和爱心感动了邻里,大家渐渐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

“以前扔垃圾时,并不会想到分类问题。如今有了可回收垃圾箱,再加上各种宣讲,每次扔垃圾我都会有意识地分类投放。”干休所一名老干部说,不分类,眼下轻松,但长期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危害不可估量,这种成本一定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

如今,干休所新增了一批分类垃圾箱。担心居民在分拣过程中弄脏手,他们还在垃圾箱旁安装了感应式洗手池。

在保洁员李邦廷看来,政策迎合人心去设计,贴着人心来执行,响应的人一定会多起来。

“大家分类投放垃圾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分拣工作也省劲多了。”李邦廷的语气中透露一丝欣慰。

垃圾分类,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干休所领导说,通过垃圾分类,居民们养成了良好习惯,树立了公德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营造了美好生活环境。

在干休所,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践行、监督垃圾分类投放的志愿者队伍中。据介绍,今年以来,垃圾分类政策的居民支持率、投放准确率均大幅上升。

如今,以戚道纶阿姨为代表的志愿者工作轻松多了。清晨,和往一样,她利索地打扫完院落,分类整理好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放进大门口的分类垃圾箱内。干休所院内,垃圾箱旁干净整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