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论浙江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特殊性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7 20:53:01
热度:88

论浙江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特殊性体废物平均排放率。乡镇工业固体废物在全省所有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达96.3%,致使乡村环境负荷有增无减。2浙江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原因对浙江农业资源环境


体废物平均排放率。乡镇工业固体废物在全省所有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达96.3%,致使乡村环境负荷有增无减。


2浙江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原因对浙江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原因,笔者仅从社会经济及人为因素作些分析探讨:2.1经济社会原因2.1.1贫穷与落后:一般来说,处于脱贫阶段时,生存意识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不可能产生环保意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个人与家庭物质消费的多样化,这时人们依然不可能拿出钱来投资环境保护,相反人们普遍地认为环保是政府的事。


2.1.2市场体系和机制欠缺:由于农村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机制,对资源环境的产权关系认识不清,导致市场主体争夺资源使用和收益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结果把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


2.1.3粗放经营。我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仍然是“篼投人、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


的粗放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必然加剧农业自然资源的短缺程度,并成为制约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粗放经营与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自然资源短缺导致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2.2地方政府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薄弱2.2.1政策失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前,由于人口政策失误,它带给农业与农村的资源环境压力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其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人口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经济发展、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总导火线。


2.2.2乡镇工业发展的决策失误:由于缺乏周密的调查研究与论证,一些项目工程不仅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还造成了区域性的生态与资源危机。又由于乡镇工业布局不合理,在扭曲的竞争中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


2.2.3干部任命与考核制度欠科学: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指导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未能被重视。方便的做法是牺牲环境与资源以谋求经济的发展,走以环境与资源利益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事实上农业与农村的所有生产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的损害值如果大于生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意味着环境与资源的透支,意味着把环境与资源的损害以欠帐的方式留给下一届政府或下一代农民,给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埋下隐患。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导致资源环境管理水平与效率低下;部分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不篼,从而造成管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环保工作人员不愿下基层监管或服务的现象,使一些资源环境问题在萌芽期没有被及时发现或得到及时的处理。


3实施浙江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揭示浙江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目的在于寻求遏制资源环境继续恶化的途径与方法。根据浙江农村的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资源环境保护应强化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自然保护、景观保护和因地制宜等五个意识,引导浙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1合理开发利用意识。资源环境既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又是人们寻求发展所需物质和能源的唯一来源。环境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们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要以不破坏自然的再生能力为前提。


3.2生态系统意识。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需要,也要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和限度(即自然的生态系统需要),考虑社会及其自然条件之间的协调关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行为,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才能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3.3自然保护意识。农业与农村的自然保护以土地、水体、林木以及矿藏资源为内容。以土地为对象的农村居民一定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是农村居民应具有的根本认识,不能被眼前经济利益所误导。


3.4景观保护意识。农业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优美的自然景观。对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应尽力避免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效益和质量,重开发轻保护等不良行为。


3.5因地制宜意识。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不同,海拔篼度、气候条件、土壤成份、温湿条件均有差异。应根据不同的适宜性进行开发。


总之,进人21世纪,我国将从大规模生态赤字时代转向大规模生态建设时代,从环境污染时代转向环境保护时代。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十五”期间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根据浙江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