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下乡活动的通知
不要低估了“杂牌”电车
2024年09月10日关于不要低估了“杂牌”电车的最新消息: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给杂牌车加上“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昔日席卷全球的传统汽车巨头,宝马、奔驰、大众等,其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给杂牌车加上“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昔日席卷全球的传统汽车巨头,宝马、奔驰、大众等,其新能源车型似乎一夜之间沦为了“杂牌电车”。
这究竟是市场认知的错位,还是事实真相的误读?传统燃油车的强势品牌在新能源时代还能重塑昔日辉煌吗?
1.品牌光环褪色
从品质油车到“杂牌”电车?
“买了这辆车之后,上路碰到特斯拉,总觉得有点别扭。”奔驰EQE车主孟先生(化名)有点后悔,他这辆挂着绿牌的豪华车品牌,非但没有开出豪华车的气势,反倒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
图/奔驰EQE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不少人问我,你咋买个奔驰的电车,买奔驰的谁买电车呀!”问得多了,孟先生都不愿回答了,就呵呵两声敷衍过去。
尤其是开着特斯拉的同事,总爱笑着揶揄他“你这是豪华车品牌,大奔!”孟先生说,这辆EQE自从买了之后就一路降价,大几万地降,如果再给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就直接干Model Y”。
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小刘,他的绿牌车是宝马的iX3,因为从小就有个宝马梦,到了能买车的年纪,正赶上新能源浪潮,他就索性买了宝马的电动车。
可没想到,自打开上这辆车,就成了小伙伴口中的“大冤种”——“说我花了豪华车的钱,买了一辆杂牌的电动车,哈哈哈哈!”说起来,他也忍不住自嘲,“其实这车还是挺好开的。”
数据显示,iX3在2023年的销量接近4万辆,同期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个月就差不多在这个数。
而奔驰的EQ系列电动车销量更是惨淡,各车型月销量基本上都是三位数。例如其EQE车型,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足万辆。
再看看传统德国豪强大众,其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相较于各品牌总共交付的326.9万辆新车来看,也似乎不值一提。
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随着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浪潮以及国内本土品牌的快速成长,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认知早已超越了传统燃油车的标准。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更加注重智能化、续航能力、充电便利性等因素,而不再单纯依赖品牌的历史积淀。
其次,国内新能源车企如理想、蔚来、小鹏等,凭借其在电池技术、智能互联等方面的创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还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图/2024年8月新势力销量
来源/中汽数研新能源观截图
相比之下,即便宝马、奔驰、大众等企业在燃油车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电动汽车的某些关键技术和用户智能化体验上,或许暂时未能完全跟上市场的步伐。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国内新能源品牌大放异彩、群雄逐鹿的背景下,他们被划入了“杂牌军”。
或许在消费者眼中,这些国际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将宝马、奔驰、大众的电动车视为“杂牌”,无疑忽视了它们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
2.供应链全球密码
从中国布局的本土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面临着新的竞争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失去了原有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不得不承认,诸如宝马、奔驰、大众这样的传统强势品牌,在制造工艺、品控标准等方面依然保持着高标准。从发动机技术到底盘调校,从车身设计到安全性能,这些品牌在全球汽车行业树立了难以撼动的标杆。
尤其是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做工质量上,这些品牌的电动车往往不会敷衍糊弄,甚至超越了一些代工生产的品牌。这种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是它们区别于“杂牌”电动车的重要标志。
提到“杂牌”电动车的质疑,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国际品牌电动车的供应链问题。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汽车制造业早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形成了高度国际化的供应链体系。宝马、奔驰、大众等巨头在中国燃油车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中国建立的完善供应链体系。
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这一趋势将更加显著。原因很简单,全球最完备、最先进、最高效的电动车产业链在中国。
这些国际品牌在电动车生产过程中,许多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赖于中国的供应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其供应链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支持。
图/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这些核心部件的供应链中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便是最佳例证,其高效运转离不开中国供应商的支持。同样,宝马、奔驰、大众也在中国寻找并培养了众多优质供应商,也在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以确保电动车的本地化生产和成本控制。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合资企业,并加大了对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的投资力度。宝马和奔驰同样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力,通过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策略,力求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这种全球布局下的本地化策略,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得这些国际品牌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深耕,让它们得以充分利用中国的产业优势,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同时,他们也保留了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管理经验,实现了本土优势与全球资源的深度融合。
这种融合,让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的电动车在供应链层面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远非真正的“杂牌车”所能比拟。
3.品质与信任
传统豪强品牌任重而道远
消费者对宝马、奔驰、大众电动车的“杂牌”错觉,很大程度上源于品牌认知的惯性。
在燃油车时代,这些品牌凭借其卓越的性能、豪华的设计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然而,在电动车这一新兴领域,消费者往往更容易被那些打着“创新”“智能”旗号的新兴品牌所吸引,从而忽略了传统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努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市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消费者展示其在电动车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竞争优势。这包括举办产品发布会、试驾活动、消费者教育讲座等,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这些品牌电动车的卓越性能和品质。
图/宝马iX3发布会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同时,他们还需要加强与媒体、意见领袖和社交平台的合作,通过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营销,提升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然,市场认知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产品的迭代和市场的检验。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品牌的电动车将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届时,消费者将不再用“杂牌”来简单定义这些品牌的电动车,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它们在电动车领域的努力。
面对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不断加大在电池技术、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更在中国超强的产业链中学会了借力打力。
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一要义就是要做好品控,不能把牌子砸了,要让出场的每一辆车都承继传统强势品牌应该具备的基因。另一方面,要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中借力发力,强强联合在汽车品质和安全上做足功夫。
随手举几个“栗子”大众的ID.3、ID.4.CROZZ、ID.7 VIZZION,宝马全新纯电BMW i3,奔驰EQS SUV等车型,在动力电池的选择上,千挑万选,就舍弃了国际品牌,而选择了更安全、更能适应中国市场的电池品牌,并将之打造成一大卖点。
图/大众ID.3
来源/大众官网 新能源观截图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11万元的大众ID.3,也选择用宁德时代电池。而这也是北京的王旭(化名)入手大众ID.3的一大原因。在王旭看来,大众的电车在用料和做工方面延续了油车的口碑,安全系数应该是同级别最好的。另外就是大众审美在线,入华40年早已摸透了中国人的喜好,所以即便早期的油车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事实上,不只是大众,BBA的电车在做工和用料上都是可圈可点的。为了摆脱“杂牌”的帽子,它们还积极探索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力求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和国产品牌拉齐,甚至超越。
持续的技术创新,使得这些品牌的电动车在性能、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上,往往能够超越一些仅凭代工起家的新兴品牌。
例如宝马已宣布将在2025年前投入超过300亿欧元用于研发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奔驰也表示将在2025年前投资超过40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
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和服务体系,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和便捷的售后服务。这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吸引力。
原文标题:不要低估了“杂牌”电车
-
当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再破50%……2024-09-10
-
特斯拉无线充电曝光,但电动汽车的充电“法则”难以改写2024-09-10
-
四部门:全面推广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有序充电,推动智能有序充电桩建设、替代或改造2024-09-10
-
钓鱼、旅拍,新能源车还有哪些赛道未被挖掘?2024-09-08
-
毓恬冠佳IPO:房产家族跨界新能源,募投项目揭露背后技术谜题2024-09-07
-
李斌油车新论:已进恶性循环,新能源车2年内渗透率将达80%2024-09-07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年检明年3月起施行,二手车估值将迎来重大利好2024-09-05
-
8月新能源车企:密集发车,抱紧华为,狂卷销量2024-09-04
-
新能源车企又到月考时,哪家表现最抢眼?2024-09-03
-
8月新能源车企扎堆放榜:深蓝靠华为突围,极狐价格战有奇效?2024-09-03
-
车主吐槽、保险公司叫苦,新能源车险为何伤不起?2024-09-03
-
什么?专家说现在的电动车是假新能源2024-09-02
-
中国电动汽车出海欧洲 - 关税加征首月销量下跌明显,瓶颈期还是滑铁卢?2024-09-02
-
江西:有序推广新能源营运货车 积极探索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2024-09-02
-
有的赚逾百亿有的亏几十亿,新能源车企的悲欢并不相通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