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官方版下载

在E-NCAP赢了欧洲车没用,中国车更安全,但不等于销量好?

来源: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网
时间:2022-12-20 12:12:19
热度:

在E-NCAP赢了欧洲车没用,中国车更安全,但不等于销量好?中国品牌的车变得更安全了,但在汽车的安全问题上,消费者们似乎遵循的一个“无罪推论”的逻辑。在互联网还不像今天这样发达的十

中国品牌的车变得更安全了,但在汽车的安全问题上,消费者们似乎遵循的一个“无罪推论”的逻辑。

在互联网还不像今天这样发达的十几年前,4S店都喜欢用精心制作的物料,在上面宣传着某某车型经过了“五星安全”认证。不过后来,得到“五星”的车越来越多,于是国内车市衍化出包括但不限于按铁皮、听关门声、站车门等一系列独到的民间安全测试法则。时至今日,网络渠道的消息开始变得海量,经常就可以听到某某车经过了欧洲E-NCAP五星评价。认证机构换成了欧洲的,就说明中国品牌汽车的安全性确实提升了吗?安全性与车的销量和口碑到底又有关系吗?

成绩说话,中国车确实更安全了

从成绩单来看中国品牌的车型在安全性上确实是肉眼可见的更强。在2022年已经公布成绩的66台参加过欧洲E-NCAP安全碰撞的车型来看,有14台车没有获得5星评价,其中没有一款是来自中国品牌的车型。而中国品牌参加测试的也并不在少数,共有8款车型通过了今年的欧洲E-NCAP安全碰撞测试。这样看下来,今年获得E-NCAP“5星安全”的比例大约为79%,而中国车企目前做到了100%。

当然,这里还可以抬杠说是“特供出口版”,那我们再参考一下国内的情况。参考C-IASI(中保研)的测试结果(由于单年样本较少,我们参考2021、2022两年的数据),近2年有测试成绩的车型一共有26台,其中在车内乘员、车外行人与辅助安全三个板块没有同时获得G评价(Good)的车型有7台,通过率约73%。其中来自中国品牌的车型有9台,通过率约为78%。

可以发现,一方面由于中国品牌车型相比外资车企,基本不存在海外合资生产的情况,并且也少有针对不同市场的“特供”车型存在,所以产品在安全性上的一致性表现一般会更好。另外,无论是海外的E-NCAP、IIHS,还是国内的C-IASI与C-NCAP等安全碰撞测试,在参考数量、测试项目等方面相比过去更为全面和丰富,可供车企们“遮掩”的地方已经不多。

那么具体来说,中国品牌车型到底如何提升了自己的安全性能呢?汽车安全其实很简单,拢共就分两个部分: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宏观上来说,前者被动安全是传统外资车企的强项,车架工艺、溃缩设计等等,无论从应试还是实测表现来说都已经练就得“无以复加”。而后者主动安全则是中国品牌的强项,不仅在智能化这块本身就走在世界的前列,单纯考虑对于配置的应用,中国品牌车型也是继承了早期喜欢堆料的优良传统。

举例来说,在2014年国内乘用车新车搭载ESP(或类似功能产品)的比例仅24%左右。彼时大量的10万元以上的合资紧凑型车,都还没有配备上该功能。而同期的中国品牌车型,特别是此时开始崭露头角的中国品牌SUV们,已经大量装备上了ESP。

对中国车企的传统优势(被动安全)不再明显,主动安全部分又还存在差距。更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各种主流测试标准还在加大对主动安全部分的成绩倾斜,因此也导致了诸如宝马i4未获得E-NCAP“5星”评级的舆论事件。此消彼长之下,中国品牌车型能够在安全性上“反杀”传统国际大厂也就并不奇怪了。

安全不等于卖得好,但卖得好就怕不安全

但是安全性高了就一定等于卖得好吗?未必。因为这里说的安全毕竟是由碰撞测试背书之后的结果,而碰撞测试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即使像E-NCAP那样运营比较成熟的机制,今年也不过测出了6-70台车,这已经算是效率非常高的情况了。但对于一个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而言,几十台车不过“毛毛雨”。比如中国车市,较明显的改款以及全新车型的推出一年就有数百款,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就算是参加了碰撞测试的车型,也未必就是热门车本尊。以中国品牌为例,今年参加欧洲E-NCAP碰撞的包括奇瑞欧萌达、上汽大通MAXUS MIFA 9等非热销车型(车型名以国内车型为准)。而在国内的C-IASI中,去年也有诸如马自达CX-30、讴歌RDX等国内非热销车型的存在。本身覆盖率就小,时效性还相对较为一般,碰撞测试对于热销车型的覆盖和影响就更小了。

那么,既然“安全”不能一定影响销量,那么“不安全”能够一定影响一款车的销量表现吗?答案是:未必。当年中保研确实是凭借“帕萨特A柱”事件一炮而红,但在去年,来自雪铁龙的天逸 C5 AIRCROSS、别克旗下的昂科威S以及前面提过的讴歌RDX,分别在车内乘员与辅助安全板块没有能够拿到“G评价”,但却没能在车市上掀起太多的波澜。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这些车型本身的关注度远不如大众帕萨特。言外之意就是,它们“安不安全”与大多数人无关。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欧拉好猫上演了一出“中保研A柱2.0”戏码,而隔壁现代伊兰特的成绩与之几乎是前后脚出的,且伊兰特一台车就在车外行人与辅助安全两个板块都没拿到“G评价”。但论舆论压力,当时几乎一股脑全部压在了欧拉好猫的身上。其实单从销量来说,伊兰特目前也是现代汽车国内的支柱之一。但这台经典的“老三样”显然是没啥新增关注度了,立足女性车主,且在设计和价位都来到一个新高度的欧拉好猫的碰撞成绩要有舆论反差得多。

写在最后

中国品牌的车变得更安全了,但在汽车的安全问题上,消费者们似乎遵循的一个“无罪推论”的逻辑。在没有足够的安全碰撞测试成绩做支撑的情况下,大家原则上信任自己挑选的车型都是“安全的”。即使偶尔也一些不那么热门的车被曝出成绩不安全的情况,也会因为声量太小,导致没啥好关注的。最终惧怕“不安全”的就是那些销量或热度较高的车型。

难道碰撞测试只能是一件反向的锦上添花的事情?这倒也不是,毕竟完备的碰撞测试体系,会在诸如车辆保险、法规限制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或许它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影响了你对于购车的选择,而不是非得要关注碰撞测试最后的那张成绩单不可。不过这一整套围绕车辆安全的软性架构尚需时日,但即使是现在,我们也已经广泛收获了更安全的汽车产品不是吗?

作者丨阮嵩

       原文标题 : 在E-NCAP赢了欧洲车没用,中国车更安全,但不等于销量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