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官方版下载

疫情“放大”了无人配送的价值

来源: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网
时间:2022-06-06 11:09:11
热度:

疫情“放大”了无人配送的价值作者 | 李北辰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过去两个月,在上海的阴霾中,无人配送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如你所见,疫情期间,有数百台无人配送车穿梭于上海的社区,学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过去两个月,在上海的阴霾中,无人配送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如你所见,疫情期间,有数百台无人配送车穿梭于上海的社区,学校,街道与方舱医院等地点,负责生活物资的配送,隔离场所的消菌杀毒,以及医疗废物的运送等工作。

美团的“小黄车”,毫末智行,阿里菜鸟的“小白车”,京东的“小红车”,白犀牛的“蓝白车”……在上海的抗疫战场,这些无人配送车秒变成“战车”,在疫情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上海恢复社会秩序,军功章上有它们一份。

但硬币的另一面,当抗疫的大幕落下,当社会重归正常秩序,这些功勋卓著的“战车”,其存在感势必大幅降低,它们将从媒体的聚光灯下光荣离场,重新退回只在少数特定区域才能偶尔看到的零星存在。

事实上,有种观点就认为,过去三年,疫情作为一个偶发事件,“放大”了无人配送的价值,当社会回归常态,无人配送的价值或将大幅坍缩。毕竟,相较于疫情期间最“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真实需求,在大多数平常的日子里,居高不下的成本,忽明忽暗的需求,让现在的无人配送车还远远谈不上“价值落地”。

更令无人配送企业尴尬的是,在有些人眼里,无人配送车更像是赐予抗疫等特殊场景的一项“公益”,而非一门短期内有利可图的生意。

是这样吗?

逃不掉的成本问题

从表面上看,无人配送车的“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普及”,其落地的声音清脆悦耳。

譬如据媒体报道,美团的无人配送车已经在北京顺义常规化运营近 2 年,覆盖了顺义的 20 多个小区,同时在全国多个高校进行外卖配送服务。截至 2022 年 3 月,美团的无人配送车在室外全场景累积配送的真实订单超过150万,自动驾驶里程逾 100 万公里。

京东的无人配送车也已在全国多地助力其电商业务,京东物流计划未来 2 到 3 年间将继续研发并将数千台智能快递车投入使用。

而阿里依托着菜鸟物流和“小蛮驴”,其无人配送业务已经在全国超过 70 座城市落地。2022 年,“小蛮驴”计划运营落地的数量将突破 1000 台。

另外在融资方面,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1年无人配送企业融资共计14次,相比2020年增长3.5倍;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15倍以上。

如此繁盛景象,让人恍然间觉得,无人配送车的未来就在前方。

然而事实上,目前挡在无人配送车驶向未来的绊脚石,是商业世界里最现实的两个字:成本。

必须承认,在现阶段,无人配送车“降本增效”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当前无人配送的最大软肋,就是价格太贵。一辆车的成本动辄 20-30 万,贵的甚至接近 50 万。

无需过于复杂的计算,直觉便知,无论购买还是出租,这个价格都是不划算的。因此整个行业也都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我相信,倘若一切顺遂,未来随着激光雷达和计算平台等设备造价的降低,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成熟,伟大的摩尔定律会让无人配送的硬件成本在未来3-5年降至现在的一半,也就是10-15万。

但令不少人仍然感到悲观的是,即便成本下降到10万元一台,每个月的使用成本也只能做到与快递小哥一个月的工资持平。更尴尬的是,无人配送车还没有办法像人一样,实现爬楼送货上门服务,所谓“最后一公里”,其实是最后“0.99公里”……

因此在有些人眼里,将无人驾驶用在“最后一公里”,短期内不是一门好生意。

无人驾驶真正落地的地方

那么问题是,无人驾驶的真正好生意,究竟在哪里?或者换个问题,无人驾驶的价值落地,首先发生在哪里?

我一直觉得,至少在短时间内,受技术,成本,环境,政策等不同方面的约束条件所致,无人驾驶现阶段若想真正规模落地,核心关键词有两个:封闭和效率。简单讲,哪里最封闭,哪里最追逐效率,哪里就是无人驾驶率先起作用的地方。

按照这两个标准,我可以提供两个答案:港口和矿区。

首先是港口,这里场景封闭,且需要24小时高效运转,对无人化运输的需求非常迫切,港内集装箱自动驾驶卡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司机短缺,且大幅降低港口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而在矿区,据我所知,司机们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徘徊在退休边缘,矿区的艰苦环境,又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因此矿区对无人驾驶的需求同样非常迫切。更重要的是,与港口类似,矿区道路封闭,人员流动被严格控制,对AI的要求相对“不严”,能让算力负载骤降,是无人驾驶落地的极佳场景。

而按照这两个标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虽然也讲究效率,但由于场景相对“开放”(有可能导致安全和路权等问题),大概率不会是无人驾驶率先落地的地方。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与枯燥,遥远的港口和矿区相比,由于离城市近,离生活近,离科技巨头近,无人配送领域受到了媒体特殊的眷顾,攫取了大众更多的关注。

但无论如何,在很多人看来,倘若现在就断言说无人配送即将爆发,或许为时尚早。

过去两年,疫情的出现,让年轻的无人配送行业荡起了绚烂的浪花,我不知道它未来会有多高,很可能非常高,甚至掀起惊涛巨浪——比如很可能出现某种技术变量,让未来无人配送的成本急剧下降。

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希望这篇文章泼的“凉水”,都能淹没在未来无人配送爆发的惊涛骇浪之中。

作者:李北辰(微信公号:鲸落商业评论)

       原文标题 : 疫情“放大”了无人配送的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