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官方版下载

上海车展看电气化产品新趋势

来源: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网
时间:2019-05-12 22:19:10
热度:

上海车展看电气化产品新趋势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由燃油车切换电气化产品的关键阶段,这在新一届的上海车展表现得尤其明显。根据汽车之家统计,本届上海车展电气化新品首次突破了三位数,达到了10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由燃油车切换电气化产品的关键阶段,这在新一届的上海车展表现得尤其明显。根据汽车之家统计,本届上海车展电气化新品首次突破了三位数,达到了100款。中外车企合力秀新能源产品矩阵和实力,既表明了其对未来主战场竞争的迫切性,也让人们初步触摸到未来电气化产品市场的雏形。这些新能源车型符合人们对电气化产品的印象吗?透露了哪些趋势?包含续航在内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非同以往的本届车展冷认知

本届车展上,你为新能源车驻足的概率接近一半

每年去看车展的人们大多数是奔着燃油车去的,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你很大概率会发现吸引自己驻足的是一款新能源车。这是因为部分车企展出的全部产品均为新能源,蔚来、威马、车和家等造车新势力自不必说,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启辰等亮相的也全是新能源产品,即便是奥迪,旗下展车也有近一半为新能源车型。

正因为各家在新能源产品上争奇斗艳,使得本届的新能源产品数量达到历届车展上的最高水平—仅新车(包含上市/预售/首发)数就达到了100款,占新车发布总数的近40%。这意味着每个进入上海车展参观的观众,有几乎一半的概率会为新能源车驻足,这在以往车展上很难发生,因为即便是以发布235款新车而为人瞩目的2016年北京车展,其新能源车也仅占比20.8%。

国产燃料电池乘用车首秀,且大有一鸣惊人之势

对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人们熟知的有丰田Mirai、现代Nexo等外资品牌,但在本届车展上,国产汽车品牌将刷新你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认知。据统计,本届车展共有9款氢燃料电池新品,且全部为中国汽车品牌。

上述燃料电池新车均采用氢燃料电池系统,虽然有不少产品仍属于概念车阶段,但也有车型今年就可量产交付,比如爱驰RG Nathalie预计2019年就将实现量产交付。对于格罗夫,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从名字上看还可能产生这是外资品牌的错觉。

据了解,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IGE)的子公司,品牌名称取自燃料电池的发明者William Robert Grove威廉·格罗夫院士(1839年发明燃料电池),意在向先驱致敬。格罗夫氢能乘用车项目在2016年9月问世,公司巴塞罗那团队由格罗夫首席设计官兼联合创始人Chris领导,其曾担任菲亚特和日产在欧洲的设计部负责人,也曾为大众、奥迪效劳。

高续航产品突飞猛进?现实却是NO

样本数据显示,人们对纯电动车型的续航期待是600公里;根据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看,也对续航在400公里以上车型持鼓励态度,但在本届车展上,纯电动产品的续航可能并不那么令人满意。比如本田基于XR-V车型打造的旗下第二款纯电动产品思铭X-NV,其工信部NEDC续航里程显示可达340km;阿斯顿·马丁在本届车展展出的Rapide E,该车预计在今年投入生产并在年底之前限量交付155辆,但其续航里程约为322公里,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显然“不够看得上眼”。不过新造车势力推出的车型在续航上和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一样,堪称大胆,续航动辄五六百公里。

从上图可以看出,续航在5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车型基本来自于中国汽车品牌,外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则集中在300-400公里。从续航指标看,中外车企的纯电动车型均符合2019补贴新政的门槛要求(续航大于等于250km)。

中国品牌在电气化产品上暂居领先优势

从100款电气化新品具体分析来看,纯电动车型以发布70款占据主流地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进一步被压制至15款。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车上,外资品牌相对强势;在本届车展上,中国品牌在新车数量上已与外资品牌旗鼓相当,其中中国品牌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新品7款,车企有比亚迪、上汽名爵、东风汽车及吉利领克品牌等。

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中国汽车品牌则以9款燃料电池新品独领风骚,以往在该领域吸引人驻足的丰田及现代,在本届车展上并未带来新的产品。

以往人们看车展通常会直奔豪车品牌展台,因为豪华品牌经常意味着更创新的技术、更颠覆的外观设计等,而在本届上,这些创新元素不仅在传统豪华品牌身上存在,也在造车新势力与跨界侵入者的零部件厂商和技术企业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展台人流不息,大陆、丰田纺织等创新十足的零部件厂商也有很高人气。

是概念还是未来?电气化产品的几点趋势思考

车载大屏是噱头还是需求?

在本届车展上,车载大屏正变得更加流行,比如在本次车展上市的天际ME7,其五屏交互系统成功赢得人们的注意;主打“四屏交互”理想ONE,也颇得用户好感。

虽然车载大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产品上,但我们会发现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不同,其实双方在车载大屏背后的交锋,是将汽车看作什么问题,是工具还是玩具?是空间还是载体?不过传统车企如今为了避免边缘化,已开始追随这些创新思想,我们将在下一篇的技术文章中具体介绍。

未来是“智能座舱”时代?

比智能车载大屏更进一步的设想是智能座舱,是车企对未来移动出行舱进行的一系列服务方案的畅想,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展出智能座舱雏想方案的车企们,其展馆也颇具人气。

对于本届车展上的各色智能座舱展示,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厂商对未来出行的设想不一,但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和服务。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加速到来,未来移动出行空间的探索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让虚拟走向现实的那天或并不遥远。

总结全文:

本届上海车展可能是最反人们认知的一届,首先是电气化产品的规模空前扩大,以前是中国品牌在车展上大秀新能源产品矩阵,如今外资品牌也开始登台表演,双方当面锣、对面鼓地掀起这场无烟战争;其次,从产品推出时间和关键技术指标看,中国品牌暂居领先优势,比如中国品牌续航超500公里的电动车产品已上市销售,外资品牌则仍在酝酿研发;再次,对于5G商业化、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等技术,中国车企与华为、百度等互联网企业频繁牵手共同研发,在推动新技术落地应用方面,相比外资品牌更为迫切。

最后,无论是中国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对于暂时的领先不可掉以轻心,外资品牌如大众、奔驰等已在全面发力;而且在本届车展上,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陆集团宣布放弃内燃机,ALL IN电气化,这将对包括德系车企在内的国际汽车品牌提供更大助力。不仅资金和技术研发等实力雄厚的国际汽车品牌对中国车企的领先优势发起攻击,提出一系列创新理念和严控成本的特斯拉也在对中国品牌围追堵截。变革的号角已经响起,也许在下一次或下下次车展上,我们将见到电气化产品以更大的规模袭来,希望彼时中国品牌的矩阵依然强大。

Baidu
map